火山岩岩石学分析及储层特征研究.doc

火山岩岩石学分析及储层特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前 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油藏不断消耗,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油气勘探从简单的构造型向复杂隐蔽型油气藏转变的过程中,火山岩在油气成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了油气勘探界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国际上油气勘探和油气储量增长的新领域[1]。 火山岩作为油气储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界的关注.2006年,在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中首次发现商业油气流,这不仅拓宽了吐哈油气勘探领域,而且还提升了整个盆地的勘探潜力。但是火山岩储层研究是目前国内公认的一个研究难点,对吐哈油田储层研究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2]。为深入了解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开展岩性特征、岩相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类型特征、储集物性及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的精细研究。建立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图版、分岩性储层物性解释模型和储层分类评价标准,为三塘湖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评价及勘探方向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山岩储集层的分布 含工业油气流的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火山活动带及断陷盆地。它们沿基底断裂呈裂隙式或中心式喷发,而且多期喷发的火山岩互相叠加连片,常常具有较大厚度和分布面积。 环太平洋含油气构造带中,火山岩层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储集层(表 1-1) [3]。日本北部沿海的新泻、山形和秋田油气区中,许多油气田产于新近纪“绿色凝灰岩”建造中。这个“绿色凝灰岩”是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安山岩、安山集块岩、安山凝灰角砾岩等组成,沿日本岛弧内带晚新近纪地槽型盆地分布。 表 1-1 太平洋活动带及其边缘沉积盆地中的火山岩储集层[3] 沉积盆地的主要类型 区域性油气层 (火山岩储集层)数量 火山岩储集层占储集层总数的百分比(%) 现代活动的大洋边缘盆地 2 6.7 古代活动的大洋边缘盆地 6 6.1 褶皱区的造山盆地 3 42.9 地槽上的造山盆地 3 14.3 地台内的向斜盆地 1 3.2 现代不活动的大洋边缘盆地 1 2.9 1.2.2 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 前苏联 C.B.克卢博夫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集层,将其岩石类型归纳为三大类[4] : (1)熔岩和熔岩角砾岩 熔岩按其化学成分可划分为玄武岩(SiO252%),安山岩(SiO2为 57%~62%SiO2为 65.0%~68.5%SiO278%);熔岩角砾岩指熔岩角砾被相同成分的熔岩所胶结的岩石。 (2)火山碎屑岩 按其碎屑大小可划分为凝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砂屑凝灰岩和粉砂屑凝灰岩。 (3)火山碎屑—沉积混合型岩石 这是火山碎屑经过搬运与正常沉积物同时沉积的岩石。按其火山组分的含量可划分为: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组分 50%~90%10%~50% 4 000~5 600m/s 3 400~4 500m/s1986)和国际地科联(IUGS,1989)创建的火山岩 TAS 分类图版。 本文采用此方法对三塘湖地区火山岩进行分类。 1.2.4火山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 火山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气孔、粒间孔、粒内孔、粒边缝、炸裂缝等,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等风化淋滤作用转变为风化破裂缝、溶蚀缝、斑晶溶孔、基质溶孔、杏仁体溶孔,再加上与断层伴生的构造裂缝,成为次生储集空间。 1.2.5 火山岩盖层 火山岩体本身对油气生成有着良好的封盖作用。在油气运聚期前形成的致密、坚硬、分布较稳定的火山岩(如致密的玄武岩、流纹岩等)常常可作为油气的良好盖层。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技术路线 本文从岩心实验数据分析、薄片显微镜下观察等研究入手,以火山岩岩石学理论为依据,首先对研究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进行认真研究,然后分析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详细解剖已知火山岩类油气藏的成藏特征。结合研究区火山岩与生储盖的关系,总结该区火山岩类油气藏类型,寻找有利生储盖组合。提供 火山岩类储层综合地质评价及有利的勘探开发区块预测。技术路线如下图(图 1-1) 图 1-1 卡拉岗组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研究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内容 1.3.2.1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分析 通过对岩心、岩屑等资料的观察、描述、鉴定分析确定火山岩的岩性、结构构造,进而划分溢流相、过渡相等岩相带,确定火山岩岩相特征。 1.3.2.2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分析 火山岩储层物性及孔喉特征分析,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演化及预测。探讨火山岩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和发育规律。重点研究风化淋滤、裂缝和火山喷发期次对储层的影响。分析火山岩裂缝的成因机制及裂缝性储层的控制因素。 1.3.2.3 分析火山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从火山活动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入手,分别讨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