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0. 第三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I重圈
深部岩石动力灾害机理及防治策略
谭云亮.张泽
^《抖&女学,^$青岛266510
摘要:从岩层苯部破裂的机理、破姜L分区分布特征出发.撂计深部冲击动力灾害孕育、发生的机
制,提出综合系统的防浩策略,为解决深部动力灾害问题的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苯部;动力虫害;防浩
m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加大,平均以每年10 (1)国岩应力场具有分区破裂化特征。浅部巷
的速度增加…。据统计,1980年我国煤矿平均开采道围岩状态通常可分为塑性破裂区、弹性区和原岩
8
深度为288m,1995年为428m,2000年以后超过应力区3个区域,其本构关系可以采用弹塑性力学
了500m。200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有1^:中型煤理论进行推导求解。然而研究表明,深部巷道田岩
产生膨胀带和压缩带(或称为破裂区和未破坏区)
矿开采深度超过600m的有117处,有10余处煤矿
开采深度超过1O∞m,最深达到1300m。预计在交替出现的情形”’(如图I)。
未来20a我国很多煤矿将进入到1OgO一1500m
的开采深度“。裸部开采带来的围岩强流变变形、
强动力冲击灾害、围岩突水等灾害日趋严重,与浅部
有着明显的不同。为此,本文就深部开采动力灾害
特征及预肪策略进行讨论。
1深部圈岩动力灾害特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岩体由脆性向
延性转化。研究表明”1,,岩石在不同围压条件下
表现出不同的峰后力学特性.最终破坏对应变值也
不同。在谯部(低围压)开采中岩石破坏以脆性为 图1孙村矿探部分K破裂圉
主.通常投有或仅有少量的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而
进人深部开采以后,由于岩体处于“三高”和。一扰 (2)动力冲击的突变性。浅部岩体破坏通常
动”的作用环境之中,实际表现出的是其峰后强度 表现为一个渐进过程,具有明显的破坏前兆(变形
特性。在采动影响的情况下,矿山压力显现强烈.围 加剧),而深部岩体的动力响应过程往往是突发的、
岩出现丁明显的塑性破坏和变形.围岩变形运动越 无前兆的突变过程,具有强烈的冲击破坏性.宏观表
来越强烈,深部开采面临许多问厨”3,如大面积来 现为巷道顶板或周边围岩的大范围的突然失稳、坍
压、固岩太变形、冲击地压等,明显不同于浅部岩体 塌m1”。
表现出来的力学特性。由此说明深部巷道围岩的物 2深部冲击地压灾害主要监蔫方法
理环境和力学特性较拽部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
进^深部在“三高”和。一扰动”的作用下,使得繇 (1)钻屑法。钻屑法一般是通过在煤层中打直
部围岩的力学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1.从而表现出 径42…45的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
规律和有关动力技应,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其
其特有的力学特征现象。
理论基础是钻出煤粉量与膜体应力状态具有定量的
关系,即其它条件相同的煤体,当应力状态不同时,
其钻孔的堞粉量也不同。当单位长度的排粉率增大
m411月
或超过标定位时.表示应力集中程度增加和冲击危 渡。伴随着这种现象.将会有电磁辐射产生。通过
险性提高。 在巷道和工作面内监测煤体内的电磁辐射量变化.
(2)电磁辐射法。煤岩等脆性材料在载荷作用 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或顶扳冒落的小范围区域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