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本项目作为隆德县乃至宁夏的西南方向通往甘肃陇东一带的出口,路况等级低下,根据交通量预测,旧路通行能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阻碍了两地经济、旅游、文化的的交流与发展。且旧路路面出现病害较多,行车颠簸不适。部分路段线形指标较差,由于服役期较长,加之沿线雨水较多,部分路段排水不畅,路面状况较差,旧路部分涵洞淤积严重,孔径偏小,需要拆除增大孔径重建;部分路段涵洞存在淤塞,需清理并完善排水。同时东毛高速的修建,也需要寻找合适的线位穿过。因此,急需对本项目进行改扩建。
隆德经山河至庄浪公路连接了宁夏隆德县与甘肃庄浪县,该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宁夏和甘肃之间的来往,加强了两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区域路网行车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隆德经山河至庄浪公路
项目性质:改扩建公路
建设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
路线走向:拟建项目路线起点K0+000位于隆德县城以东1.5公里处接312国道K1869+910,路线自起点基本由北向南布设,至山河镇路线折向南偏东方向抵达终点K26+300(隆德县温堡乡陈岔村,宁甘省界处,接甘肃省庄浪县岳堡乡)。途径城关镇新华和小川、东毛高速、陈靳乡、聚马岔、山河镇、温堡乡。
占地面积:占用土地46.97hm2,其中新增永久性占地34.47hm2,临时性占地12.5hm2。
建设规模:推荐路线全长26.3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60km/h。项目K0+000-K4+258.80段(第一段)路基宽度为16.0米,K4+258.80+K26+300段(第二段)路基宽度10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共设置中桥222.16m/4座、小桥126.1m/8座、涵洞70道;平面交叉28处(与等级路)。
3、施工计划
项目计划于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10月完工,建设工期2年。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为18924万元。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起点靠近城市,植被以人工栽种的城市绿化林为主,主要为以油松和云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树木。其余路段自然植被主要为长芒草、短花针茅、茭蒿等耐干旱草种,人工栽培植被包括杨树、旱柳等多种乔木,以及扁禾木、沙棘等灌木。项目区农业经济作物以春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胡麻、荞麦和糜子等耐干旱作物为主。
项目评价区范围内野生动物较少,以常见鸟类、两栖类和鼠兔类为主;人工饲养动物较多,无珍稀濒危及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和大型动物分布。
2、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项目沿线经过渝河河桃山水库,冬季水量较小,呈现冰冻状态,夏季水量较丰沛,沿线河流周边不存在大的排污企业向沟渠排污的情况。
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中渝河三里店水库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渝河中水质指标除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BOD5、氨氮、CODcr、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汞这些指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3、空气环境调查与评价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经地区不存在工业污染项目,其主要污染源为居民日常生活燃料燃烧废气排放。
本评价收集了2010年和2011年度《固原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固原市环境空气的统计数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中SO2 和N0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PM10略有超标现象,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易产生扬尘所致。
4、声环境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小川村、陈靳小学和王庄三处敏感点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噪声监测昼间值在49.1dB~56.7dB之间,夜间值在45.2 dB~50.1dB之间,三处敏感点声环境均满足标准限值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主要噪声来源为现有道路交通噪声。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社会环境:
(1)拟建项目为改扩建公路,新增永久性占地以旱地为主,占地不会使沿线村镇的土地利用格局带来显著改变;公路临时占地可采取植被恢复措施降低影响;本项目拆迁可通过合理的补偿消除不利影响。
(2)本项目与县乡镇公路交叉处设置了平面交叉,基本保持了现有的公路布局,故能维持线路两侧的通行需求,因此本工程对县乡公路影响不大。
(3)项目设置的涵洞可有效的消除对公路两侧居民的阻隔影响。
(4)项目设计不切割河网、沟渠,基本保持现有水利布局,对沿线的水利、灌溉等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5)公路建设对少数民族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影响。
主要环保措施:
(1)项目施工前,建设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