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根据央视《新闻1+1》专栏节目调查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妇女达4700万,留守儿童5000多万,留守老人4000万,农村留守人员总数逾1.3亿。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
湖北省公安县梦溪镇的张家玉老人这几天刚刚把3亩中稻收上来,“稻子是请机耕手收的,每亩地120元,请机耕手的钱是女儿给的。”张家玉快70岁了,显然已经没有力气自己下地干活。他的两个女儿嫁到城里,儿子带着老婆孩子进城打工,老伴跟着去照料孙子。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家玉独自在家打理几亩承包地,因为“机耕地越来越方便了,一个人也能对付”。在河南许昌天和现代农业园区,一边是绿油油正待采摘的菜苗,一边是平展展的刚刚整作出来的菜地。几十个妇女正在低头抢栽菜苗。负责人说,园区需要大量蔬菜种植工人,但本地仅能招到很少一部分,因为熟练的蔬菜工越来越难找了,只能从外省大量招聘妇女。
在我国农村地区,这样的情景越来越普遍。从西南的广西、四川,到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再到北方的河北、辽宁、吉林等地,一面是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和手段逐步推广,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作程度;一面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土地,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留守人员”成为务农主力。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由来已久。上世纪80-9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离开土地,沿海外资企业以及随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民工的主力。据当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乡镇企业每年吸纳约1.5亿农民工。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户籍人口限制条件进一步放松,外出务工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人口进一步减少。在外出务工、户籍转移等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升学、创业等也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渠道。湖北省天门市是“高考大县”,每年有超过万名孩子通过高考离开农村,当地教育局领导认为,“这些孩子再回农村几乎不可能。”
地处山西省梁山区的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主产玉米高粱等。全县57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50多万,农村劳动力30.1万。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9.15%,小学文化程度占44.49%,初中文化程度占34.99%,高中以上占11.37%。由于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许多农民对农业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弱。“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了,留下种地的群体被称为’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这些人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农业技术推广起来自然就有难度。”河北省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尚主任道出了农机推广难的一大症结。他的说法也得到了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许主任的认可:“在各个行业中,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应该说是最低的。”
9.地处青海省海东地区的民和县多年来一直处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困境,3年前该县大胆尝试全膜双垄播种技术,从此为农民闯出一条脱贫增收的新路。民和县是典型的浅山地区,全县耕地面积64万亩,干旱山区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如果遇到大旱年景,农民甚至颗粒无收。从2008年起,青海省农牧厅开始在民和县试种4650亩全膜技术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给庄稼覆盖全膜以达到集雨锁水的效果。为此,国家对每亩耕地补贴150元,青海省每年拿出70万元财政拨款用于购置农用设备,并组织专业农艺技术专家农民服务。万事开头难,专门负责技术指导的农艺师王国兰回忆道,“刚开始推广这项技术时,农民根本不相信,他们怀疑,几片塑料膜怎能让庄家增产?我们技术指导员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还向农民承诺,如果达不到800斤的产量,就给他们赔偿损失,大家这才慢慢接受。”结果,示范播种大获成功,当年玉米亩产1300斤,比小麦种植亩均增收660元;全膜马铃薯与传统种植相比,亩增收290元,人均增收500元。全膜技术农作物的试种成功,彻底打破了民和县山区旱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10.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首先要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和扶持科研机构、数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作答要求
一、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节选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分内容,结合资料全文,指出这部分内容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扼要解释什么事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总字数300-350字。
三、 针对给定资料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水网箱养殖市场调研报告.doc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道法)五年级上册复习.pdf VIP
- 2025年全球AI工具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35页.pdf VIP
- 潜孔钻机使用及保养.pdf VIP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0-1岁婴儿的营养需要与合理 辅食添加.pptx VIP
- 2025冲刺密押卷解析(二).pdf VIP
- 新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docx
- 孕期保健工作制度(最新版).doc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诊治专家共识(2022 年)解读 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