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中心的现状及其特征分析.docVIP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中心的现状及其特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中心的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以清华大学为例 王顶明 【摘要】本文以清华大学为案例,分析了现代大学中重要的内部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以此透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走向。本文整理了清华大学从1990年-2011年所设研究中心的数量、学科类别、管理类型,发现清华研究中心的发展与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高度吻合,与学校学科综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吻合,数量体现战略规划的阶段特征、新增研究中心的学科类别与学校学科规划相符、管理类型逐步走向开放式国际化,越来越呈现“一流大学”的特点。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研究中心体现了我国大学“协同创新”的未来,有望进一步规划发展。 【关键词】研究中心 研究型大学 学科 管理 The Developing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Centers in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XU Tian, WANG Ding-m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Cent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asic kind of internal academic organizations of modern HE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path of research centers from 1990 to 2011 in Tsinghua University,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centers, the discipline it involves, the administrative feature it implies, we see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enters and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the whole university.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enters was highly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ing tendencies of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in some way foretells of new and exciting possibilities for the university’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uture and so needs to be well planned. Keywords: research center; research university; discipline; management 一、研究缘起 自研究型大学诞生以来,各国学者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有关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不胜枚举。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轴心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有关“创业型”大学、“企业型”大学、“学习型”大学、“多元巨型大型”等关乎大学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思潮让人觉得无法回避。伯顿·克拉克分析认为,大学的转型首先是大学的基层发生变化。研究中心作为一种新生不到30年的基层学生组织,近些年在研究型大学取得了迅猛发展。据统计,截至2011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291个。那么,研究型大学是在何种背景下开始走上研究中心发展之路的?近年来其研究中心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众多的研究中心中,有哪些共性的组织特征和管理规律?带着这些问题,课题小组在有关研究中心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清华大学为例,集中梳理了清华大学1990年以来研究中心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多维度的归类分析。 二、文献综述 有关研究中心的设立及其功能的文献有很多,基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展开。 研究中心的定义及其分类 目前国内外对研究中心的定义非常模糊,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无定论。在国外学者那里,对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 )、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s),或者“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s)的基本看法一致,认为它们都是一类宽泛的学术实体的组织,其具体的命名或者性质在大学之间可以是非常不同的(Gerald Willi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