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0 。 .。 .o .o .0 0 。 .。 .0 0 0 0 o .。 .0 。 .。 .0 0
。 ·。 ·。 ·。 · 十七大专il INNOVATIONNo.4Aug.2008。。·。·。·。·。·。·。·。·。·。·。·。·。·。·。·。·。·。·。·。··
◇ 一_硎_囫一二oo八年 第四期
◇
提升公务员遇德修荠的途径搽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增设 《道德修养》科 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方万曦
(四川宜宾学院 政治系主任科员,四川 宜宾 644007)
摘【 要】 公务员道德是公务员素质之魂,国家公务员道德修养的高低对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政府工作的成败产生着直接的根
本的影响,因此,在公开选拔公务员中注重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目前设置的公务员公共考试科 目却只重视了公务员能力
的测试,忽略 了道德修养的测试。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加试 “公务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考试的方
法提 出了 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公共科 目;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08)04—0016—03
ThoughtsofImpoving CivilServant’MoralTraining
— — _theNecessity ofSupplementarilyOfferingaCourse M‘oralTraining’inPublicCoursesofNationalCivilServantTest
FANG W an-xi
Abstract:Civilservant’S morality isthe soulofquality civilservant.Civilservant’smoraltraining bascially affectsthe shape
ofsocialcustom andsuccessorfailureofgovernment’Sjob.Soitisveryimportmenttoemphasizemoral trainingwhileselecting
civilservants.Butthe public coursesin overtlyselectingcivilservantatpresentonlylay stressOilthetestofcivilservant’sability
and ignore the testofcivilservant’S moraltraining.The paperexpounds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supplementarily opening
“
civilservant’Smoraltraining”from differentangleand putforward author’Sthoughtsaboutthe method ofcivilservanttest.
Key words:civilservanttest;publiccourses:moraltraining
“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道德主体)按照一定社 足信”2[1,即要有足够强大的军队,足够的粮食,人民对
会整体的道德要求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国家有足够的信仰。子贡问:若这三条非得去掉一条
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方面所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 呢?子日:必不得已而 “去兵”。子贡紧紧追问:如果这两
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 自我培养功夫。它包括两层涵 条非要再去一条呢?子日:“去食”。孔子回答:“自古皆
义:一指动态的 下‘功夫’,即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 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
所进行的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客 家凝聚起来,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