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论现代性及其拯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雨il t云 INNOVATIONNo.50ct.2008。一·。·· 海 德格 尔论 坝代 性及 其拯 救 张玉娟 (浙江大学 中文系讲师、博士,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海德格尔从其一贯关注的 “存在的遗忘”这一最根本的哲学之思入手,考察现代性问题。关于现代性问题 ,虽然他只 是简短地概括过其主要的五种表现形式,并未专门著文探究,但其对技术主义的批判、对文化的反思却是贯穿于其哲学思考的始 终,显示出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对现代性问题的概括与关注起于对 “物性”探索的迷误,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则 依赖于艺术 的拯救。 关【键词】 技术主义;物性;文化;艺术之思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08)05—0151—04 Heidegger’SOpinion on theFeatureofM odernity ZHANGYu-juan Abstract:Heidegger’smostimportantphilosophicalthinking isBeinghasbeenforgottenbymodem people.When he comesto the question ofModern ity,helistsitsfeature in fivefieldssuch as Science,Technology,Art,Culture and God.In which the most A/,m\portantview isthe criticson the property ofhte Matter.Heideggerhas adeep insighton each point.The arthasbeen given a weightyresponsibility to help people return to theproperroadtoBeing. Key words:technoloyg ;matter;culture;art 当现代社会发展到成熟的时候,现代化进程中的 种种特性与问题纷纷暴露出来 。研究这些特性以更好 一 、 现代科学与技术主义 第 五 地扬长避短,反思这些问题以提供拯救的各种方案。各 海德格尔论现代性的出发点是在现代社会,人“” 期 种不同见解之间的不断反思、争议与批判成了当今时 已经取代上帝成为宇宙的中心,人类为 自己制定行为 代 现“代性”大讨论的主旋律。特别是以“现代性”为标 准则和道德规范。同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力量, 志的全球化运动正席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对 “现代 将 “物”与 “人”的存在拖向更为 “晦蔽”的状态。在思考 性”的反思与批判就成了一个无法 回避 的问题 。 存“在的被遗忘”状态时,海德格尔必然会反思现代性, 海德格尔是较早地反思 “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 。 并以技术主义作为现代性的突出本质。 在 1938年作的 《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海德格尔开篇提 在海德格尔看来,科“学”一词在现代显然是被滥 出了现代社会的五种根本现象:科学;机械技术;艺术 用了。原因是人们事先未给科学划定界限,于是一切已 进入美学的视界,成了体验的对象和人类生命的表达; 知的、未知的、可知的与不可知的均期望在科学中找到 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弃神。其中的科学 圆满的解释。这样,科“学”被有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