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歌 缘物思游——读黄立新散文集《日暮乡关》.pdfVIP

一路行歌 缘物思游——读黄立新散文集《日暮乡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砒 伴 与 阐释 ·当代 文 坛 ·2011.5 一 路行歌 缘物 思游 读黄立新散文集 《日暮乡关》 昂自明 摘 要:黄立新的散文集 《日暮乡关》,表现了作者对 “地理乡关’’和 “心灵乡关’’的怀恋和浓烈情 感,发掘了乡关事、物、景中蕴涵的意理。作者营造的意趣、意味是融合于散文所描写的事 、 物、景 中的, 是一种 内在的神韵,而不是游离于事、物、景之外,空穴来风,徒发咏叹,故作奇巧。作者善于设置 ‘文‘ 眼”,能巧妙地驾驭 “飞动”的文思,用诗化和意化的笔法来表达。 关键词:黄立新;《日暮乡关》;散文;表现手法 . 体味到作者的情感是丰富的,愁绪倒是淡淡的,浓烈的恰是 对生活五味的感发,对亲情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殷殷观照,对 黄立新的散文集 《日暮乡关》(2006年4月花城出版社 自然风光的慨叹,对寺观古迹的幽思阐发。应该说,站在 出版)集结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创作的34篇散文,作品涉及 “日暮乡关”下的作者,抒发的并非身心疲惫者或天生体质 的内容用作者自己在后记中的话来说,包括 “对公路行业的 孱弱者的时伤、物伤,作故作的呻吟,而是抒发了对生于斯、 礼赞,对名山大川的景仰,对佛意道家精义的领悟,对情感 长于斯的一方人、一方物的怀恋、赞美之情,当然也包括了 世界的心灵升华……”而激起创作热情的 “有的是激情所 作者的生命体验之感。 至,有的是思考的结果,有的是美好 回忆的窗棂,有的是寄 《日暮乡关》的乡关,既指地理上的乡关,也指心灵上 情托意的文字”。 的乡关。地理上的乡关,随眼界、心界的扩展而扩展。小乡 至于 《日暮乡关》的书名,来 自于书中~篇同名散文。 关,无疑是作者孩提时代生活的那个滇西小城 ,如作者所 而 “日暮乡关”一词,则化自于唐代诗人崔颢那首千古名诗 说,“在那个遥远的小城,面对的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遮天 《黄鹤楼》中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散 蔽 日……这样的偏僻之地,与 日俱增的只会是安于一隅的 文列述了崔颢 、李 白、王维、杜甫、苏轼 、马致远 、余光中等古 无惊无险的固守心理。这种固守一方的心理,是根深蒂固、 今文人诗文中的乡愁,讲述了作者发生第一次乡愁的情形, 群体性的”。散文集中的 《后山》、《三角梅》、《日暮乡关》等 当驾驶员后到处奔波而产生的乡愁,以及人到中年回到故 数篇,便钩沉了儿时的情感记忆。中乡关,为作者生活工作 乡时异样的心绪。最后以几个连贯的设问句不言 自明地回 过较长时间的哀牢故地保山。这里人文荟萃,发生过数次 答了乡愁是什么、为何会生发乡愁这两个难以言尽的古老 牵动国家安危的边关战争。这里,还是南传上座部小乘佛 话题:“小时候,乡愁是因母亲而生的。老之将至时,乡愁是 教与汉(族)传大乘佛教的交汇地,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 因什么而在呢?是怀念故土的养育之恩,是游子在外的奔 族文化相得益彰。这里的佛寺、古迹 、山川风物,为作者所 波而厌倦漂泊,是一颗不安之心使然?在扯不断的乡愁上, 津津乐道。 《边城零拾》、《高黎贡山》、《古渡怀古》、《金鸡 我们要找的其实是心灵的家园吗?如果我们的心是安定 古今叹》、《清平洞》、《永远的国殇》等数篇记述了作者在永 的,精神是有归宿的,那一份乡愁还会在吗?”可见,对故土 昌(保山古称哀牢、永昌)故土上探访禅寺、道观、历史占迹 的依恋,对亲情的挚守,对家乡山川的赞美,从胞衣之地的 时的感悟与幽思,记述了作者心之往之、足之履之的山河的 文物、史事中参吾『哲理,是该散文集的精神之线。 俊、壮、奇、险、秀。大乡关,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