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pdfVIP

CT对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11月 中国民康医学 NOV.2010 第22卷 下半月 第22期 MedicalJournal ofChinesePeoplesHealth V01.22 SHM No.22 【医学影像】 CT对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的诊断价值 易城辉,刘玉华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于都 342300)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22.107 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0)22—2964—02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以纤维组织大量增殖,代替了正常 肢体变形、面部不对称、视力、听力及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 骨组织为特征的骨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 。本文收集我院 症状后而就诊 ,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为体检或检查其他部 2005~2009年间采用CT检查并经证实的17例颅面部骨纤 位时偶然发现。本组病例均为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无 维异常增生症,并复习有关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 Albright综合征。病理上肉眼观察受累骨的髓腔被坚韧且有 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弹性的灰白色或棕红色结缔组织所代替,镜下所见病变主要 1 资料与方法 为纤维结缔组织及新生骨组织组成 j。 本组 17例中,男性lO例、女性7例;年龄5~55岁,中位 3.2 CT表现 受累的骨体呈膨大畸形,骨皮质变薄和膨 年龄27.6岁。临床表现为颅面部局部骨性隆起及畸形 12 隆,病变内无板层骨,骨小梁结构紊乱,病变边缘常欠清楚。 例,伴有头痛9例,无 自觉症状 3例,鼻塞4例,眼球外突4 病变的密度由病变的生长期和病变的纤维组织、骨样组织、 例,耳鸣2例,牙痛并牙齿松动2例。实验室检查血 Ca、P、 新生骨小梁比例决定 J。CT能发现受累骨密度由囊状低 AKP无异常。使用西门子欢悦 cT机或东芝 AqulionCT机, 密度区到硬化区。在病变早期,以纤维组织为主,表现为透 层厚为2mm、5mm、8mm,螺距 1.0,轴位扫描,其 中5例同时 亮区,边界可能相对清楚,经常为单房;随着病变成熟和编织 做三维重建,6例做HRCT。 骨小梁数量的增多,病变早期的透亮区变为浓烟状或斑点状 2 结果 高密度区;病变骨小梁数量的增多和成熟度的增加表现为磨 单骨型6例 ,多骨型 11例;受累骨依次为额骨、蝶骨、上 玻璃、结霜玻璃、桔皮状;根据病变的密度可分为3种类型: 颌骨各6例 ,眶骨、颞骨各5例,筛骨3例,顶骨3例,下颌骨 ①变形性骨炎型: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磨玻璃样改变 2例 ,颧骨及枕骨各 1例。 中见大小不等的斑片状低密度区;②硬化型:CT表现为均匀 CT表现:所有患骨均有不同程度膨胀、畸形。根据病变 一 致的高密度区;③囊型:CT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透亮 的密度及 CT特征分为3型:①变形性骨炎型9例,表现为磨 区,外围有明显硬化边。同一患者往往合并3种表现,以其 玻璃样硬化区内见大小不等的斑片状低密度区;②硬化型6 中一种表现为主。病变累及颅底、眼眶、副鼻窦等区域时造 例,表现为均匀一致高密度区;③囊型2例,表现为不规则低 成病变区或其周围自然孔道、裂隙或窦腔的狭窄或闭塞,从 密度区,边缘为致密骨包壳。17例中累及颅底 1I例 ,其中5 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例颅底 自然孔道裂隙有不同程度狭窄移位,1例颅缝受侵;14 3.3 CT诊断价值 ①cT为断面成像,不受重叠结构影响, 个副鼻窦受累,表现为窦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眼眶受累5例, 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病变区自然孔道、裂隙或窦腔受累情 表现为眼眶变小、眼球突出;颞骨受累5例 ,表现为外耳道和 况及其他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