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问题
摘要:西部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受到区位因素、 教育 资源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大量优秀教师流入中心城市高校。教师人才外流已严重 影响 到这类高校的后续 发展 ,由此进一步阻碍了西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城市化的整体进程。为此,政府、城市和高校三方力量应在综合 分析 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对策来解决西部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 问题 。
关键词:西部;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对策
Abstract: The non-central city in the west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location, resources, educa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making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the city center. Teachers have a serious brain drain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llow-up, which further hinder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a whole.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the City College and the three force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n the basis of formulat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address non-western city of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rain.
Keywords: Western; non-central c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loss of teachers; countermeasures response
前言
长期以来,区域 经济 的巨大差异造成西部高校教师向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单向流动的现象有增无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西部地区出现了新一轮“高校教师争夺战”,即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向中心城市高校转移。所谓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指设立在省会及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中心城市以外的普通高校,这类高校在我国现有的1200多所普通高校中约占40%左右。[1]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这类高校的后续发展,也间接影响了非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后果分析
一方面,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大量流失会严重影响到这类高校的持续发展进而阻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整体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必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据2004年有关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调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所占比例高达96.60%;具备中级、副高职称的教师流失比例为71.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比例为59.1%;其中,偏远中小城市的高校教师流向国外或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高校比例高达88.9%。[2]大批教师持续流失,已严重影响了此类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绩效和教师梯队的合理配备,加重了在岗教师的负担,使得这类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保证,损害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进一步影响了此类高校的声誉,使其发展举步维艰。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占据了整个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如果因为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使这类高校发展受阻,这无疑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起到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大量流失还对非中心城市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阻碍整个城市化的均衡推进。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小城市的发展须通过中心大城市的发展加以带动的 “非均衡推进”发展战略已使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以四川为例,现有13个地级城市,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人口达971.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5%。[3] 2006年成都市有普通高校20所,占据整个四川省普通高校的一半[4],这种高校与城市的分布极不均衡,而近几年来教师大量流失更使得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的发展缺乏人才支持,作为城市创新重要来源的高校发展受阻则无疑导致城市 科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