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新变化——对高中化学“课标”的解读 郑长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zhengcl@nenu.edu.cn 2006.07 引 言 1 你对目前的高中化学教育现实满意吗?2 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 改革的五个关键词 从学校来看 从早期的比升学率,到目前的比升重点大学率、比升入“北大”和“清华”等一流大学的人数。用这些“率”和“数”来说明学校之间的办学差异,“率”高、“数”大,说明学校办学质量高;“率”低、“数”小,说明学校办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些“率”和“数”不仅被用来横向比(学校之间),而且还被用来纵向比,以此说明去年的“高三”教师与今年的“高三”教师的工作业绩的差异。 从教师来看 一周中可供老师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屈指可数,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恐怕就是周日的一天或半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每周要上12~16节课,要有2~4次的晚课,要批改2~4个班的作业,要出考题、批考卷;如果再是班主任的话,还要每天晚上跟班上晚课。早晨学生未到,老师得先到,如果家离学校远的话,早晨5、6点钟就得从家出发;晚上上完晚课,8~9点钟才能下班。如此周而复始,老师们的感受就是一个:“累”、“真累”! 上课,批作业,改各种大考、小考的试卷,晚课辅导等,是化学教师的日常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忙碌、辛苦中进行着所谓的化学教学。 刚毕业的师范生在“师傅”的指导下,重复着他们师傅的工作轨迹,当熟悉了这些基本程序后,也就是所谓的“出徒”,开始独立地从事化学教学的各种“工序”;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后,又成为了新的师范生的师傅,又按照他师傅教他的那一套办法去教他的徒弟。如此周而复始,很多化学教师也就被培养成了“教书匠”,一般的成为普通的教书“技工”,好的成为高级教书“技工”。 从学生来看 一天要上10~12节课,尤其是几个主科,“轮番轰炸”;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晚上8~9点钟放学回家,还要把当天没完成的任务完成,点灯熬油到半夜是常有的事。喜欢的球赛不能观,喜爱的电视剧不能看,喜好的音乐不能听,老师、家长与学生交流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抓紧时间看书学习”。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有兴趣,怎么能自主?因此,高考完后,学生们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真苦”! □ 50%左右的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10%的学生喜欢化学是因为高考中有化学这个科目。□ 78%的学生对老师和教科书中说法不敢提出质疑。□ 56%的学生认为化学教科书枯燥,不喜欢读。□ 51%的学生认为老师较少关注他们的感受。 这就是目前高中教育的现实!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一个喊“累”,一个喊“苦”,这样的教育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吗?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吗?是尊重人性、尊重人权的教育吗? 不是!这是一种畸形化的教育、极端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改行吗?这样的教学不改行吗? 化学新课程的研制过程 改革的五个关键词 一、课程标准 1 课程标准的涵义2 化学新课程的最高价值追求——核心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化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案例 陈述主体: 教学大纲: (教师)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 · · · 课程标准: (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 · · · · · 案例 内容及呈现: 化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是化学新课程的最高价值追求! ※化学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科还是学生? 化学新课程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置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这一化学教学最高价值追求之下,使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为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服务。 ※ 化学新课程关注的是少数学生还是全体学生? 化学新课程教学强调,通过化学学习,每一名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化学新课程关注的是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全面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化学课程目标的分类 结果性目标是指用学习结果来表述的目标,这类目标能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用于“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 例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妇产科专业质量控制标准(医疗质量控制标准).pdf VIP
- 直升机系统-2(王华明--03)说课讲解.ppt VIP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查房.pptx VIP
- 小学生自制课本剧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太空发射服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爱国卫生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世界油页岩干馏技术.ppt VIP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3课时分层作业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docx VIP
- 2021年“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D: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优化建模优秀论文范例含源代码(共五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