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铁核羰基原子簇络合物及其催化活性的CNDO2方椒ㄑ芯.pdfVIP

三铁核羰基原子簇络合物及其催化活性的CNDO2方椒ㄑ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铁核羰基原子簇络合物及其 催化活性的CNDO/2方椒ㄑ芯? 郑世钧  傅孝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提 要 本文采用CNDO/2(M)程序研究了三铁核羰基原子簇络合物HFe3(CO)-11的电子结构, 及其在丙烯羰基化过程中可能的催化作用。结果说明HFe3(CO)-1那偶峁故俏榷ǖ模 具有催化活性,并且活性部位在桥键一端,证实了丙烯从桥端向催化剂进攻从能量上是有利 的。通过计算说明HFe3(CO)-1呋驶烧 〈嫉幕罨芨哂谏梢於 〈嫉幕罨 能。上述结果均与郑作光等的实验结论一致。同时本文选择了一组适当的铁原子的参数,在 改善计算收敛性等方面对原CNDO/2程序作了一定的改进。 70年代以来,过渡金属的羰基原子簇络合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郑作光等[]o 在均相催化的实验基础上,指出雷珀法制丁醇中真正催化剂的形式不是F(CO)5,而是以 三铁核羰基原子簇络合物HFe3(CO)-11的形式存在,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HFe3(CO)-11 化丙烯羰基化的丙烯活化模式及催化反应机理。这对于化工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目的是用分子轨道法研究三铁核驶羰基原子簇络合物HFe3(CO)-11牡缱咏峁梗 而分析它的催化活性,并试图探讨在这种催化剂上丙烯羰基化反应的机理。 我们采用的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法是CNDO/2M) 扑愠绦颉N颐且呀贸绦蛴 FORTRAN-IV语言在SIEMENS7760大型电子计算机上实现。 计算方法及参数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CNDO/2M)程序是王志中等[]据軵ole[3]所提供的CD/2程绦序蚋改 T 编的,可以对含有第一过渡系的金属原子的化合物进行计算。实践表明对于这类分子体 系进行计算收敛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王志中等的CNDO/2(M)程序中采用了阻尼因子 λ死锤纳萍扑愕氖樟残浴T贑CNDO/2椒ㄖ校趇次迭代计算的Fock矩卣驠i,谴拥趇-1次 求解Roothaan方程后而建立的密度矩阵P-1得美吹模 为了改善计算收敛性,令 1981年8月24日收到。 *本文曾在1981年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催化与动力学学术交流会上宣读。 并使 原程序中是一个控制台变量,需要根据计算结果随机变更λ值。但是随机控制值是一个 既困难又无把握的过程。本文选用了一个能够随迭代计算的结果 总(能量)与收敛限的差 值而变化的耍λ 式中E1珽Ei-,Ei-分别为第1次,第i-1次,第i-2次迭代计算所得体系的能量。 为调整 系数。薸λi为第i次迭代计算时所选用的阻尼因子,并当它大于0.9时,令其为1.0。这样在迭 代接近收敛限时,就 自动恢复到原始的Hartree-Fock迭代形式 式〔 (1。这样就保证 了计算收敛性 我(们所做的CNDO计算均得到收敛的结果),减少了迭代次数,同时保证 了理论的完备性。 我们在原CNDO/2(M)程序中加入了一个计算双原子能量EAB的子程序。 CNDO/2计算的参量化的优劣是计算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文的计算中,第 一、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参数均采用Pople所建议的。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铁原子的参数选 取。 1.原子轨道指数 : 我们采用了Baconc[]提出的用单一的 (R)表示的径向函数,代替Waston]提出的用 多个 表示的径向函数来描述Fe原子的d轨道,这样可以得到较好的重迭积分计算的结 果*。令: 式中a,b为可调参数,对于Fe原子a=2.11093,b=1.22250。在参考了文献 7〔〕及本文的 计算结果后,本工作选取ζ(0)=2.722。 2.原子轨道电负性2(I?μ+A?μ)及成键参量翧βA 在参考了Goutman[6]Burns[及王志中等所选用的铁原子的参数,我们作了十几组 参数对不同核间距的Fe2及Fe3原子簇的计算。在考虑了Fe原子的组态、Fe2和Fe3的解离 能、平衡核间距等实验数据的基础 上,我们筛选了一组较好的参数 见(表1)。 表 1本文所选取的铁原子的参数 Bacon在他的文章中作了详细的讨论。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