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完稿】.docVIP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完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 摘 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巅峰之作,其中的《画皮》作为代表作被翻拍成影视作品。2008年的新版电影《画皮》作为成功的商业电影却完全颠覆了原著《画皮》。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画皮》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矛盾冲突及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均有不同,原著中存在的道士和异人在电影中被换成了降魔者和流浪武士,但二者不约而同的都存在对“画皮”场景和性活动的描写。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存在,都为各自作品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画皮》原著 新版电影 相同点 不同点 成功原因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题材广泛,语言精练,人物描写细腻、鲜明,寓意深刻。因其独特的选材角度,充满浓郁的奇幻色彩,一直深受影视界的青睐。在诸多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故事中,《画皮》是最典型的一部作品。且不说1986年和2006年两版电视剧《聊斋》中《画皮》的精彩片段,单说电影,《画皮》就有三个版本,迄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2008年由陈嘉上指导的最新版《画皮》。该影片融合了港台和内地诸多明星,并赢得了两亿多的票房佳绩,不过,影片从主题到矛盾冲突再到人物形象,都与原著差别很大。为何二者虽然有很多的不同却一致受到众人追捧?现将原著和新版电影的异同进行比较,来一探究竟。 电影与原著的不同点 就《画皮》电影与原著两者的不同点来说,电影的爱情主线同原著的说教主题大相径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区别。现就从主题、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将电影和原著进行比较。 (一)主题不同 《画皮》电影与原著主题的不同在于:原著《画皮》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旨大意的定位由清朝末年“对轻率纳妾者的批判讽刺”转变为当今社会对“世人正派行事,勿被华丽外表蒙蔽的警示”;电影《画皮》则围绕“爱情”展开。 就原著来说,《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中记载了蒲松龄写作《画皮》时依据的资料、典籍:晚清学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六《王树庐芮录·聊斋志异》云:“《画皮》本之《宣室志》(卷一)吴生妾刘氏,又见《鬼董》(卷一)第四条吴生,殆即一事。”(((,吴生“纳妾得虎”一事,说江南吴生游会稽时娶刘氏为妾,后发现她喜欢以小动物和生肉为食,原来美妾是一只凶恶的老虎;《闲居杂缀》录《潞安志》“虎变美妇”一则,讲述一虎褪虎皮变美妇,留宿孤馆,男主人公心生爱慕纳其为妾,怎想几年后猛虎又披皮化虎,咆哮而去。 可见,清代人以“纳妾得虎”作为《画皮》写作的原型,在他们心中,蒲松龄的《画皮》主要想表达对男子轻率纳妾的批判。 当今时代,学者又为《画皮》赋予新的定义,雷群明的《聊斋写作艺术鉴赏》这样写道: 《画皮》直到今日,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它告诫我们:一定要百倍警惕化装成美女的恶鬼那样一种现实生活中的两面派,不要被他们彩绘人皮所迷惑而受骗上当;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自己行得正,站的直,不能为私情和贪欲所动,否则难免杀身之祸。((( 该文中,已经没有了对男子轻率纳妾的批判含义,取而代之为警示世人端正行为,认清本质的意义。包括李洪武的论文《新版画皮,只是原著一张皮》中,也将原著主旨定义为说教警示文。 之所以对原著中心的理解出现转变,段宗社在其《画皮的传播与意义转换》一文中作出分析:其一,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社会革命、新旧斗争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主流思想意识,对《画皮》的理解将善恶斗争的主题凸现出来;其二,当今社会不再存有一夫多妻制度,纳妾问题被随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将现实社会的特点孕育到对文章的理解中。 综上所述,不论是清朝末年的纳妾观点,还是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原著《画皮》都在相应的时代给读者提点,读者从中得到共鸣和启发,这也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 再说电影,导演陈嘉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画皮》是“用爱情包装了一个鬼故事”。影片以江都都尉王生、王妻佩蓉和九霄美狐小唯的爱情纠葛作为主线。这条爱情纠葛的主线以小唯闯入王生夫妇的幸福婚姻为始,以小唯的放弃和退出、王生夫妇的婚姻复归温馨平静作终,其间的情节曲折有致,人物内心和人物之间的矛盾错综交织,但这条爱情主线始终清晰可循,使故事给人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婚姻爱情问题。”字展开,虽然表面上容易被多角恋迷惑,但抽丝剥茧,“爱”始终贯穿影片,算是为中心的突出下足了功夫。 (三)人物形象处理不同 蒲松龄的《画皮》原著中主要有王生、王妻、狞鬼、道士、疯乞者,蒲松龄在简短的篇幅内以凝练传神的语言将这些人物刻画得异常鲜活。与蒲松龄的小说原著相比,2008版电影《画皮》中保留了王生、王妻这两个主要人物,原著中害人的狞鬼被换做了狐妖,(((,蒲松龄特意将王生好色懦弱刻画的颇为深刻。王生遇到美丽女郎后,待得知该女子是某户人家逃出来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