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在词性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诗眼。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指诗词中用得精练传神的字词或体现主旨的语句,诗眼是诗词之灵气所在,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如《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中“孤”字,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寂寞凄凉。 (4)在词性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诗歌鉴赏中,借助词性分析可进一步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如抓住《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诗中的名词及其所写的景物,可知其运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诗歌开头描写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抓住《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诗中的动词,可知其运用的是动静结合及衬托的手法。“鸟避、帆却、鱼惊、桨跳”,衬托出清静、凄凉的氛围和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2.从结构入手理清思路 诗词的结构一般归结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或开门见山,或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既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作用,又为下文蓄势、作铺垫。“转”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 “合”指结句,往往是“诗眼”和“词眼”所在,或直抒胸臆,点明题旨,或以景结情,收束全诗。 抓住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有利于理解诗句 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诗意。如《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铺展作了铺垫。而后三句,“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为客,“何处寄书得”一句为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予。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 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此意虽曲折,却也顺理成章。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为“合”,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表达含蓄深婉,言有尽而意无穷,颇能引人回味。全词由物及人,由景及情,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从意象入手感悟意境 了解诗歌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借助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来品悟意境。“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如《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 “叶飘”、“天寒”、“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根据前三联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舟旅的一路景色及诗人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起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糜值屯匪剂浚“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乘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通过这些联想和想象,我们 分明能感受到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和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便是那久负盛名的枫桥。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抒幽思。 4.从试题入手明确鉴赏要点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诗歌鉴赏也就从感情、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欣赏命题。因此,审读试题可以更好地帮助把握鉴赏要点和鉴赏角度。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读这首词,不难理解其惜春伤别之情。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二者有何异同呢?本诗让我们的鉴赏思考更为深入:李词是将家国之恨比作一江春水,化抽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三章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及解三角形第5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课时训练.doc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8课时 双曲线课时训练.doc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五章 数 列第2课时 等差数列课时训练.doc
- 中国术材干燥工业的现状与探析.pdf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七章 推理与证明第2课时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时训练.doc
- 中国水稻分子育种现状与探析.pdf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七章 推理与证明第3课时 数学归纳法课时训练.doc
- 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探析.pdf
- 【最高考系列】(14年3月新版)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基础过关+能力训练)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课时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时训练.doc
- 中国水土保持学科体系及其探析.pdf
- 2025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7 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真题感悟.doc
- 2025至2030中国丙烯酸橡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丙烯酸浴缸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丙纶纤维市场行情走势与运行前景展望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丙烯酸酯胶粘剂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微信课件小程序.pptx
- Unit2 Myschool bag(教学设计)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docx
- 高考修辞手法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硫和氮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doc
- 2025至2030中国专网通信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