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清代前期的人口问题
九九历史(3)班 陈玉胜
摘要: 人口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社会学工作者和经济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过剩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清代前期(1644--1840)人口的迅速膨胀,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笔者仅从这一人口状况入手,着重探讨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以期找出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规律,探求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
关键词: 清代前期 人口问题 摊丁入亩
一
要想研究清代前期的人口问题,必须对清代前期的人口状况有详细的把握。那么清代各个时期究竟有多少人口,根据现有资料很难得到完全准确的答案。史料显示,乾隆六年(1741)以前,清朝政府没有人口统计数。所统计的只是人丁户口数,所谓“人丁户口”数,实际上是丁数。清代,“凡民,男曰丁,女曰口”
“凡载籍之丁,六十以上开除,十六以上添注”。[1]因此,清代的丁十六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丁数和人口之间有一定比例,我们可据此比例推算出清代各个时期的人口数。
关于丁与口的比例关系,历来学者估算不一,有1:4 ,1:5,1:6等多种提法。[2]如果据前两种比例估算,在18世纪初,中国人口下限为8000万,上限为1亿。到18世纪30年代,下限为1.1亿,上限为1.3亿。但是,考虑到官方册籍的遗漏,何炳棣指出,在编审制度下,丁数不仅不是人口数,而且也不是户数或纳税的成年男子数,只不过是赋税单位。[3]既然丁数不是纳税的成年男子数,据此推算的人口数也是不准确的。为了更准确的 推算出清代的人口数,多数学者从户数来推算人口数,这样得出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康熙南巡时,亲自“所至询问”,结论是“一户或有五六人”。近代多数学者都认为每户代表五至六人。[4]
“户”是以父权制建立起来的家庭的代名词。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和生产单位。“丁”则专指成年男子,是户的成员之一。这两个概念不同,不能相互代替。但考虑到政府统计的丁数难免因男子逃亡隐匿而失额,考虑到当时的人丁编审大多限于土著而遗漏了客户,考虑到中国古代男子成丁即便立户的早婚传统,因而学者们估计,清初的丁数与户数,可能更接近。多数人认为每户人数为5—6人,与丁口比例接近,我们不妨推测:每丁所代表的人数略小于每户人数,为5口左右,也就是说,丁与口的比例为1:5。
明确了丁口的比例后,还有必要对清初的赋税政策略作说明。清初人丁调查,采行编审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征收赋税,而人民为逃税,往往并户减口,隐匿不报,以至每户有五六人,止一人纳税,有的有九丁、十丁,也不过二三人纳税。为保证财源,康熙在其五十年时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额为准,此后不再加减,再后来为了体现公平,减轻人民负担,实行摊丁入亩。把丁银和田亩结合起来,按田亩多少交纳丁银,这些措施使百姓的顾虑消失。丁银的固定化,使单独清查人口数也无必要了。加之编审制度本身弊病较多,于是,从雍正时起,便实行保甲制。乾隆六年,保甲正式推行,这样便有了“通共大小男妇”的提法,这实指全部人口。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缙绅之家与齐民一体编户,客户与土著一体编列,使保甲制度更加完善,人口统计的漏洞被堵塞。由于人口统计不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人民因此逃亡隐匿的可能性变小。加之保甲法简便严密,士绅、佣保、奴隶和客户一体编列,再加之清政府对人口统计比较重视,因此,采用保甲法以后的人口统计数字,相对来说应该是很可靠的。
在明确了清代人口统计方法和初步推定的丁口比例的前提下,也就不难估计清代各个时期的人口数了,下表开列了清代各个时期的人口数。
清代历朝人口数
年代 丁数 人口数 年代 丁数 人口数 顺治八年(1651)53166630 乾隆三十六年(1771) 214600356 顺治十八年(1661)95688260 乾隆四十六年(1781) 279816070 康熙十年(1671)97037935 乾隆五十六年(1791) 304354110 康熙二十年(1681)86176840 嘉庆六年(1801) 297501548 康熙三十年(1691)101817840 嘉庆十六年(1811) 358610039 康熙四十年(1701)102055815 道光元年(1821) 康熙五十年(1711)123106620 道光十一年(1831) 395821052 康熙六十年(1721)126931045 道光二十一年(1841) 413538458 雍正九年(1731)131514665 咸丰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