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沉淀与澄清;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Sedimentation, or settling and Clarification)
一、原理
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比重1,下沉
比重1,上浮
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除100um以上的颗粒
给水处理――混凝沉淀,高浊预沉
废水处理――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
?; 二、分类:
(1)自由沉淀-沉砂池、初沉池前期发生
离散颗粒,尺寸形状不变,相互无干扰,沉速不变
(2)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增加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颗粒有凝聚性,颗粒相互聚集,粒径质量增大
(3)成层沉淀(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层,形成网状“絮毯”下沉,颗粒群与澄清水层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沉速就是界面下沉速度。无机颗粒5-8g/L以上,如泥沙。活性污泥2-3g/L以上。
(4)压缩沉淀-污泥浓缩池
颗粒间相互挤压,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浓缩。;上澄水;一、颗粒沉速公式(Stokes’ law)
假设条件:
①球状颗粒,不可压缩,无凝聚性,沉淀过程中大小、形状、重量不变;②水处于静止状态③颗粒仅受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
水中重浮合力
阻力,量纲分析得到
在等速沉淀情况下
对于层流,Re1时;对于非球形颗粒:;颗粒沉淀曲线
将含悬浮物浓度为c0的原水混合均匀后,注入一组沉淀管,经过t1时间后,从第一沉淀管深度为H处取样,测定浓度为c1;…..在t1时刻沉速大于u1的所有颗粒全部沉过了取样面,而沉速小于u1的颗粒浓度不变,仍为c1,c1/c0表示这部分颗粒与全部颗粒之比,记作x1,余类同。将xi与ui作图,得沉淀曲线。
对于指定沉淀时间t0, u0=H/t0 , u≥u0颗粒 全部除去
uu0颗粒 部分除去,去除比例h/H,去除量
总去除量;u;×;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二、理想沉淀池
假设:
颗粒为自由沉淀
水流水平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颗粒到底就被去除。
;水平流速v=Q/(h0 B) B: 池宽
考察顶点,流线III: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u0的颗粒从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速度。
;对于颗粒沉速小于u0的颗粒来讲,去除率为
E=ui/u0 = ui/(Q/A)
颗粒在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及颗粒沉降速度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无关。 (Hazen 理论,1904年) 但实际沉淀池是偏离理想沉淀池。
从上式反映以下两个问题:
1)E一定,ui越大,表面负荷越大。ui与混凝效果有关,应重视加强混凝工艺。
2)ui一定,增大A,可以增加产水量Q或增大E。当容积一定时,增加A,可以降低水深――“浅层理论”。
;h=H,r=R时;实际沉淀池偏离理想沉淀池条件的情况:
水流状况;颗粒絮凝过程
实际水流状况对沉淀过程的影响
沉淀池进、出水的影响:进水流速大于池中平均流速
异重流的影响:浑水比清水比重大;温差异重流,白天效果均低于晚上
水流紊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水流紊动性判别Re=vR/ν,平流沉淀池中水流Re为4000-15000,降低雷诺数有利于沉淀
水流稳定性以弗劳德数判别,Fr=v2/Rg,高,对温差、密度异重流及风浪抵抗能力强
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有效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R。R=过水断面/湿周;二、絮凝沉淀
沉淀效率由实验确定。在直径0.1-0.15m,高1.5~2.0m,且沿高度方向设有5个取样口的沉淀筒。
沉淀柱应有适当的口径,以及一定的深度,这样可以有一定的容量,取样时不影响水深;
沉淀柱的高度尽可能和真实沉淀池相等;
起始浓度在桶中应分布均匀,模拟沉淀池进口端悬浮物颗粒分布情况,水样注入时应平稳缓慢;
沉淀柱底部应留有一个沉淀部分,以备沉泥之用;
;;25;三、成层沉淀与压缩
;第二节沉淀池;二、平流沉淀池
基本技术参数:长宽比4,有效水深3m,超高0.3m。进口均匀布水,流速25mm/s,水流流入点应高出泥层面0.5m以上,尽快消能,加挡板。出口采用溢流堰,大多采用锯齿形堰。平堰加工严格。用排泥斗排泥,一般设两个池。
设计计算:沉淀区、污泥斗、池总深度、进出口设备及排泥设备。
沉淀区计算
池平面面积A=Q/u 沉淀区水深h2=Qt/A=ut
确定B,计算L=A/B,校核长宽比
污泥体积计算
—进出水SS浓度;γ—污泥容重;P—污泥含水率,%;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区域创新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pdf
- $2006全国考研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陈先奎 杨凤城)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doc
-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九江 332007).pdf
- (高等数学)第四章 导数的应用.doc
- [备考指导]2014江苏军转干考试认识与实践.pdf
- [电大]建筑力学历年试题精华版.pdf
- [曼昆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Answers.to.Textbook.Questions.and.Problems_Mankiw.pdf
- _春香传_与中国古典文学.pdf
- _改革开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_研讨会综述.pdf
- _高等数学(A)_考试大纲.doc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