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地方史。转自
上册: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
1: 重庆得名: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州。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公元1189年,赵悙继位,(宋光宗),把恭州改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了。
2: 农业发展: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许多地方已种植早稻和中稻了。此外,合州是荔枝的重要产地。
3: 手工业:(1),纺织业:渝州,(唐);渝州,昌州,(宋);(2),丝织品:昌州,(唐);昌州,渝州,南平军,(宋);(3),茶:合州,(“水南茶”),南平军;(4),造船中心:合州。
4: 交通:中继站,(渝州),第一个集中第,(合州),中转站,(合州)。
5: 钓鱼城的修筑: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赶筑重庆城的同时,派部将甘闰到合州钓鱼山筑寨。1242年,余玠以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的身份前来主持四川防务,设帅府于重庆。钓鱼城作为四川抗蒙的指挥中心——重庆城的前哨据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余玠创建山城防御体系:根据钓鱼城的经验,余玠对全川防务作了统一部署,下令在地势险要,凭江临河的山上建立城寨,并把州县治第迁入其中。经过八年努力,先后在各地建筑山城20座,在今重庆地区总共建有17座山城,形成一个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
6: 为保卫钓鱼城作出贡献的人物:王坚,(击毙蒙古大汗蒙哥),张珏,(四川虓将),王立。
7: 万州天生城失陷:上官夔战死。
8: 公元1279年正月,王立以保全全城军民生命为条件率众祥元,结束了36年的抗战历史。
9: 涪陵易学:涪陵是宋代易学的研究中心。1097年程颐完成《伊川易转》,谯定,(程门大宗),治《易》深达,后学甚众,形成涪陵学派,缓渊丰富了涪陵易学思想,使其更有正统色彩,阳枋扩大了涪陵易学的传播。
10: 大足北山石刻:公元892年开凿,直至公元1142年终凿。著名的石刻造像有普贤菩萨,(东方维纳斯),数珠手观音,(媚态观音)。
11: 大足宝顶山石刻: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父母恩重经变像》刻画出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养鸡女》塑造了劳动妇女形象,《牧牛图》充满了农村生活情趣。
12: 潼南大佛:位于潼南县城西北1点5千米的定明山下,始凿于唐咸通年间,(860年至874年),到南宋初,(1127年),才凿成。
13:水下碑林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区北的长江江心,本是一道天然石梁,因常有白鹤停其上而得名。梁上有文字题刻165幅,宋代题刻占98幅,被誉为“水下碑林”,在全部的题记中记载长江枯水水位的达108幅,记录了自公元763年以来1 200余年中72个年份的长江水位资料,对现今长江水利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下册:第五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
1: 1929年2月15日,重庆正式建市,隶属四川省,第一任市长潘文华。
2: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主要办事机构人员到达重庆。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 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将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1940年9月,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才宣告结束。(1940至1949年)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
(一):沿海工厂的内迁和重庆工业的发展。
1: 抗战时期,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入重庆,(即内迁工厂),不仅成为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还奠定了战后重庆经济发展的基础。
2: 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以重庆城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 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重庆是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 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太原沦陷后,全国抗战所需的枪支弹药,主要依靠重庆供给。
(二):商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1: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2: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中心。
(三):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
抗战后期,重庆经济濒于崩溃,主要原因是四大家族进行经济掠夺,扼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三:重庆大轰炸。
(一):定义:抗日战争期间,从1938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10个月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二):主要惨案:
1: 1938年2月18日,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市郊广阳坝,江北县,(今渝北区),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2: 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是日本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