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不可或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内部控制不可或缺  ——一家支柱 企业 破产的启示   1996年9月,贵州省德江县天麻酒厂这个曾红极一时,主要以生产“天麻酒”、“颐年春酒”等系列产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和喜爱,曾多次在国内酒产品评比会上获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又一举捧回两项金奖,市场 发展 前景看好的县级支柱企业,愕然在巨额亏损、资不抵债的破产丧钟声中,终结了她摸爬滚打、风风雨雨近40年的生产经营旅程,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惋惜和疑惑,也留给人们太多的反思与警示!   笔者曾受指派作为对该企业破产前一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的审计组组长和1996年对其实施破产清算的清算组负责人,在经历了前后累计长达七个多月的审计和破产清算后,对该企业破产倒闭的成因有了较为深切的了解。   导致德江县天麻酒厂严重亏损直至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控制或抗拒的诸如税收、利率、价格等政策以及行政干预等外部环境条件方面的客观因素,更有企业自身忽视或放松内部管理控制等诸多主观因素。审计、破产清算认为,德江县天麻酒厂从亏损到破产,更多地源于企业缺乏健全而有效的以岗位责任为核心的人、财、物内部管理机制,忽视或放松了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 会计 信息控制被搞乱   审计发现,该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等职能长期被弱化。企业在九年中更换七任法人代表的同时,企业本应保持相对稳定的队伍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一般会计人员,甚至会计主管人员,也是随之更换频繁!更换的动机和被更换人的思想 政治 素质如何姑且不谈,其结果无疑导致了“新会计不理(管)旧账”,会计核算缺乏规范化、连续性。企业财会工作多年处于混乱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各项审批手续和复核制度仅仅留于纸上,内部控制名存实亡,账务处理漏洞百出,账账、账表、账证、账实长期互不衔接,债权债务不明,企业家底不清,财务部门提供的企业资金营运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差异悬殊。   企业在实际 经济 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额(或潜亏额)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屈从或听命于企业领导或行政意图,无视《会计法》及有关规章,大玩数字游戏,将“领导”成本、“首长”费用、“长官”利润等渗入会计核算,以虚盈实亏或多亏少报等手法谎报经营业绩,隐瞒企业真实情况,掩盖企业存在的 问题 。有关部门由于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的真情实况,盲目地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要求,在短短两年左右时间向企业注入了1200多万元的银行信贷资金和1400余万元的上级一次性拨入地方财政的三年定补资金。破产清算时,该企业除上述两项本金未归还外,另欠利息及占用费累计达1700多万元。这既拖苦了银行,更拖累了年均地方收入只有2000万元左右的县财政。在破产清算开始时,企业财务账面仅反映”未弥补亏损”(而且是误列“应付利润”科目)308.1万元,但破产清算结果反映,该企业“未弥补亏损”的实际数额竞高达4261万元,悬差近13倍!事实上,多年来在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应有的内审机构又一直未予建立和健全的情形下,一些销售及经营管理人员借机慷国家或企业之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铤而走险、中饱私囊、挪用贪污等现象愈演愈烈。1993年才开始先后设立的10个销售组(其中含一个办事处和一位受聘人)在短短两年左右时间便累计拖欠货款473.63万元;企业内部职工80多人历年累计拖欠各种款项68.75万元,两项合计达542.38万元,占应收债权总额的56.3%,占企业资产评估总值的37.1%。这让本来就极度匮乏的企业流动资金更是雪上添霜,加重了企业不应有的潜亏或亏损。   二、财产物资控制乏力   通过审计和破产清算还发现,该企业在材料物资购进、验收、领用、退库、保管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健全、不协调等漏洞和缺陷。如:购进的原材料或包装物、入库的产成品或半成品等,长期不验收入库、入账,或者采取估价入账;有无发票或其真伪性如何也不加追究或难以追究;只见收不见出、或光出不收现象时有发生;退库(货)不冲往来,相应也不增库存,形成大量的存货和资金“体外循环”,导致总账、明细账或三级账出现极不真实的大额蓝字余额或红字余额,造成了企业债权、债务及存货的严重失实。在平时不及时核对账账、账实等情况下,几年又难得进行清查盘点一次,账实长期不相吻合。即使进行盘点对账,也是“账随实物定”,对大额的短少或长溢,不问是成本 计算 差错、记账失误,还是 自然 升损或责任人舞弊行为,使违规全额直接列入待处理盘亏或盘盈。由于不问“青红皂白”,结果为不法人员洞开营私舞弊的方便之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不正常流失或虚假增值。   1990年至破产清算前(1996年5月)的六年多时间,该 企业 仅在1992年清查盘点过一次,且对账和处理的结果是:将极不正常的“盘亏”计420.92

文档评论(0)

无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