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12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
安全技术措施
一、煤层顶板与来压情况
1、所采9+10#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灰色,厚层状,质坚硬,性脆,一般含有燧石层及透镜体。厚度为2.50~10.00m,平均厚7.05m。抗压强度29.5~136.6MPa,均值32.2~53.9 MPa;抗拉强度0.85~4.70 MPa,均值3.30~4.10 MPa;抗剪强度4.54~12.35 MPa,均值5.87~10.82 MPa,为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局部K2石灰岩与煤层之间夹1.0~1.4米的黑色泥岩层(俗称“小青顶”),极不稳定,易垮落。
2、根据历年来综采工作面回采推进与顶板垮落情况分析:当工作面出现小青顶顶板易跨带或有构造裂隙带时,工作面推进到15-20米时会出现顶板初次来压;若无小青顶或裂隙带时,工作面推进到20-25m时来压垮落。顶板垮落厚度在5米以上,之后每隔20-25米会出现一次周期来压。
二、局部顶板垮落不及时的成因
1、由于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采用锚杆、锚网和锚索梁联合支护,导致在推进过程中,运输、回风两端头靠帮的顶板有时会出现老塘悬顶面积超过2×5m2的现象。
2、为了避免运输、回风两端头靠帮的顶板有时会出现老塘悬顶面积超过2×5m2的现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1必须配置专用工具及时撤除顶板锚杆的托盘、锚索的托盘与钢带,并卸掉锚梁;
2.2每班随着循环推进进行撤除锚梁、托盘与钢带;严禁无故、随意留设;
2.3拆卸的托盘、锚梁等器具要集中保管运送出井,拆卸时要严格按程序作业,并有专人安全监管。
三、局部顶板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采煤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当老塘悬顶面积超过2×5m2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为保证工作面在强制放顶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制放顶工艺
1、打眼工具
强制放顶时采用YT28型气腿凿岩机打眼,2 m长六棱中空钎杆,Φ28mm“一”字型钻头,气腿、风管、水管等。
2、炮眼布置
2.1两端头强制放顶时要求打一排(3个)强制放顶眼。
2.2端头炮眼距顺槽南帮0.5米由东向西呈一线布置,形成一排。第一个炮眼在支架尾部切顶柱处打设,以后每炮眼间距0.6米,眼深2m,装药量0.6Kg,封泥长度不低于1.0m,使用2个水炮泥,当炮眼推进到滞后于切顶线0.3m时,进行装药、爆破,爆破时采用正向爆破。
2.3端尾炮眼距顺槽北帮0.5米由东向西呈一线布置,形成一排。第一个炮眼在支架尾部切顶柱处打设,以后每炮眼间距0.6米,眼深2m,装药量0.6Kg,封泥长度不低于1.0m,使用2个水炮泥,当炮眼推进到滞后于切顶线0.3m时,进行装药、爆破,爆破时采用正向爆破。
附:爆破说明书
炮眼 炮眼名称 眼深
m 眼距
m 角度 装药量 每眼
药卷个数 炮泥
长度
m 起爆
顺序 联线
方式 部位 编号 个数 水平
° 垂直
° 每眼
g 总量
g 端头 1.2.3 4 顶眼 2.0 0.6 0 85 600 1800 3 1.0 分组
装药
一起
起爆 串
联 端尾 1.2.3 4 顶眼 2.0 0.6 0 85 600 1800 3 1.0 合 计 8 3600
3、爆破方法
采用串联预裂松动正向爆破,一次打眼,一组装药,一次起爆。炸药采用煤矿许用3号炸药,矿许用延期毫秒电雷管, MFB-100型发爆器,正向起爆。
4、风量配备
⑴按炸药消耗量计算:
Q=25A=25×1.6=40m3/min。
⑵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掘×K掘=100×1.49×1.8=268.2m3/min
式中:q掘—取自工作面回风巷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取0.25m3/min。 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
⑶按工作面交接班时最多人数计算:
Q=4N=4×40=160m3/min
根据上述风量计算,强制放顶作业点所需风量不得低于268.2 m3/min,现工作面配风为670m3/min。
在回风端头放顶作业时,装药、爆破前,可在工作面第二组支架处设置风障对放顶点进行风量调节,防止局部空间瓦斯积聚。
放顶点风量要达到270m3/min,工作面的风量要达到400m3/min;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低于0.5%以下方可作业。
(二)施工顺序
1、施工顺序:预先在支架前的超前支护下选眼→安置打眼设备→打眼→装药、联线→待割煤移架后使炮眼进入采空区滞后支架0.3m处→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进行放炮→检查支设好切顶支柱发现崩到及时修复。
2、注意事项:
2.1由于是预裂整动性爆破,当推进1.8米(三个循环后)还未垮落时可按上述顺序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