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法CaseStudy.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陳姿伶 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 早在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即創用此一個案研究法來訓練學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原則。依葉重新(2001)的考證,此法最初多用於醫學方面,應用於研究病人的案例;爾後,陸續地於心理學、社會學及工商管理學等領域相繼被沿用,至今於教育界的運用也相當廣泛,大都採此法於教學與相關的學習研究上,或者應用於教育心理兒童心理領域,特別於超常兒童、特殊才能兒童、學習落後或低缺陷兒童等的心理研究1860年創立新物法,針對個別對象,進行有系統的感官研究,建立著名的Fecher’s Law。之後,弗洛伊德及皮亞傑等,於其所涉及的相關研究中皆不難發現「個案研究法」被運用的例證。以弗洛伊德為例,可被視為是運用個案研究法於精神病學的先驅,就其處理精神神經症的病人方面言之,則是致力於發現所謂的「一致的經驗模式」。在其細心的探求下,使得病人能夠回憶自己在兒童及年輕時代所發生的,但卻已遺忘良久的,有關創傷性的或與性有關的意外事件,根據弗洛伊德的假設:這些意外事件或可用來解釋病人的神經性行為,以所曾研究之Sergei Petrov 的—位狼人(the Wolf Man)的生活史來說,其最後並以「來自嬰幼期神經症的生活史」(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為標題,將研究結果撰寫成書並於1918年出版問世,此書則是弗洛伊德應用個案研究的典型例舉之一,且其所歸結獲致之個案的結果,事實上與其假設一致吻合,這亦使得心理的個案分析因此一時蔚為時尚,且被認定視為一項有效的處理事情的方法。 總言之,個案的運用與分析,在法律和醫學知識的傳授上,早就成為最基本的教學工具之一。法律的名詞稱個案為「案例」或「判例」,醫學的名詞則稱其為「病例」。至於個案分析在社會學上的發展沿革,則可依年代順序歸納如下: 1908年,哈佛大學創設企業管理研究所,由經濟學家Edwin F, Gay擔任首任院長,他認為企管教學,應仿傚哈佛法學院的教學方法,Gay稱作「問題方法」(problem method),自此哈佛大學設置個案發展單位。 在1920年代早期,Wallace B. Donam出任哈佛企管研究所主任。他到職後,敦促所屬教授,從企業活動中直接蒐集資料,擬訂新的教材,鼓勵教授蒐集有關市場交易,工商財務及其他方面的個案,並從事工商業的實驗工作。他亦吸收不受傳統研究方法所約束的學者來一起從事研究。 Elton Mayo,其中一位參與者。領導了「霍桑實驗」(Hawthorn Studies)。在社會學方面,「實地研究」這個觀念,從研究人類行為的個案已收到了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哈佛教授蒐集了許多其他的個案,設立了一個委員會,用以促進個案研究之教學。該委員會於1937年致力介紹「個案報告」之寫作,個案報告都採用標準的結構,包括作者簡要的提出問題,考慮各種解決方案,及最後決定採取的解決方案,總評等。當時,雖蒐集了一百多個個案,但並未發揮效果。但其影響傳到了公共行政研究所,其教授開始從研究生的題報告中蒐集個案研究資料。 1948年,在哈佛大學教授們領導下,美國五所大學組織一個個案發展委員會,並獲得卡內基(Carnegie Corporation)的經費支助。 1951年,該委員會的會員,擴展到其他大學,於是這個新的社團被命名為「大學校際個案教學組織」。 1952年,大學校際個案教學組織發行一本個案彙編,由Harold Stein主編,以後個案由阿拉巴馬(Alabamea)大學出版組刊行。 1957年,從福特基金會得到一筆補助費,使此項個案計劃得繼續,並將個案研究的範圍拓展到其他學習領域。 歷經多年的發展,個案研究方法目前已被普遍地應用到社會科學之研究。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及應用領域的都市計劃、公共建設、教育輔導等。 定義「個案研究」 所謂個案,Andrews(1951)認為:個案乃對真實狀況的一種描述。「個案」通常是被用文字書寫的,而所描述的狀況會刺激閱讀者的思考,使其認清事實的真相如何?問題何在?以及如何處理?陳萬淇(1995)則是指出,所謂個案,乃許多相關事實的說明,它提供問題的狀況,以待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它所描述的事實或事件必須是真時真地的,不可杜撰,且應該有一個或數個中心問題,並作客觀的描述不作主觀的評論。總而言之,「個案」所代表的應是一項事實,或一組事件,它提供一個問題或一連串的問題,以供研究者思考,並嘗試去解決它的一份資料,故個案可被視為是一能引發思考、判斷、和正確行動的工具。 就研究上而言,狹義的個案意指個人;廣義來說,個案可以是一個家庭、機構、族群、社團、學校…等,簡言之,個案不僅限於一個人;因此,個案研究是以一個整體的社會單位為對象,這對象可能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