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应用》期刊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 卷第2 期 光电技术应用 Vol.28 ,No.2 2013 年4 月 ELECTRO-OPT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pril ,2013 ·光电器件与材料· 基于Low K 介质QFN 55 nm 铜线键合ILD 断层的分析 张金辉,程秀兰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 201406) 摘 要:主要介绍了低介电常数介质芯片层间介质层的分类,特别是对铜线键合过程中低介电常数介质层间介质断层方面 的分析,以及铜线键合过程中如何优化工艺。在工艺优化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键合参数的优化来改善芯片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 这主要是从工艺稳定性方面考虑。通过一系列工艺的优化,通过大量实验设计,获得了尽可能少的层间介质断层缺陷。 关键词: 低介电常数;层间介质;铜线键合;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 TN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55(2013 )-02-0044-07 AnalysisofILDCrackLayerofQFN55nmCopperWire BondingBasedonLowKDielectric ZHANG Jin-hui, CHENG Xiu-lan (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06, China)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s of inner layer dielectric (ILD) layers of dielectric chip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 stant (Low K) are introduced. During copper wire bonding, ILD crack layer of the dielectric with low K and optimi⁃ za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echniques stability, optimization bonding parameters are adopted to im⁃ prove the design shortcomings of chips during optimization process. After a series of techniques optimization and plenty of experiment designs, the minimum ratio of ILD crack layer has been achieved. Keywords:low dielectric constant (Low K); inner layer dielectric (ILD); copper wire bonding; experiment de⁃ sign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外论文研究Cu 和Pd Cu 键合 差的层间粘附性,加上Cu 比Au 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 的优点,和金线键合的比较,最具明显的意义在于它 和硬度,并且需要使用更严谨的引线键合的参数(例 的低成本,更好的电性能、热电学效应、可靠性。从 如较高的力,更高的功率,较高的温度)。加上电子 90 nm 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开始层间结构都采用 打火后的铜焊球表面容易氧化,更加增强了其硬度, Low K 介质和铜金属层,并在介电和铜之间添加氮化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焊盘容易形成成坑,对于 钽或钽阻挡层,随着每一个新的集成电路越来越低 脆的Low K 介质的芯片而言,成坑的结果就是ILD 层 的层间电介质介电常数的技术节点和铜互连技术的 断裂,致使电路短路或者断路,最终导致芯片电性能 发展,铜引线键合对于焊盘的损伤风险变得更加严 [2]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