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一幢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楼梯、屋顶、地坪层和门窗等七部分所组成。
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二 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作为承重构件的外墙,其作用是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内墙主要起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的作用。框架或排架结构的建筑物中,柱起承重作用,墙仅起围护作用。因此,要求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防水、防火、耐久及经济等性能。
三、楼板层: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
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因此要求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刚度和隔声、防潮、防水的性能。
四 楼梯:是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的垂直交通设施。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五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雨、雪霜、冰雹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顶荷载,并将其传给墙或柱。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六 地坪层: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七 门与窗: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建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的要求;
§1-2 民用建筑的等级
一、耐久年限
以建筑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重要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一般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 年,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25年以下,临时建筑;
二、重要性和规模
三、防火性能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
(一)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等。
燃烧体:指用容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纸板、胶合板等。
难燃烧体: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者用燃烧材料做成,但用非燃烧材料作为保护层的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木板条抹灰等。
(二)耐火极限
所谓耐火极限,是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① 失去支持能力
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例如受火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失去支承能力,钢柱失稳破坏;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等,均属失去支持能力。
② 完整性被破坏 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燃物燃烧起火。在实际中这类火灾相当多。
③失去隔火作用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例如一些燃点较低的可燃物(纤维系列的棉花、纸张、化纤品等)烤焦后
以致起火。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 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 mm,表示符号为M,即1M=100mm。
§1-2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
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分模数:指基本模数的分数值。
模数系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
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模数的应用
标志尺寸: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尺寸。
实际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因为生产误差造成的。
第二章
§2-1 地基与基础概述
一、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地基—基础下部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层。
地基承载力—地基每m2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A ≥N /? (A—基础底面积;N—上部荷载; ?—地基承载力;)
二、地基的分类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岩石、碎石、砂土、粘土。
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不能满足承受上部荷载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机及拖动基础 第4版 第一章 直流电机.ppt
- SY 6606-2012-T 石油工业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范.pdf
- 2024年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pdf
- 《建国方略》与孙中山.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2024年版.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pdf VIP
- DB32T-采供血过程风险管理 第3部分:献血不良反应风险控制规范.pdf VIP
- 2024教学心得:对图形与几何领域一致性教学的一点思考 .pdf
- DAM16KL国六售后技术培训.pptx VIP
- 2024年版《陕西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第九册 消防安装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