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77.120.40
H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252.1-200X
代替YS/T 252.1-1994
硒化学分析方法
碳量的测定 燃烧电导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elenium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
—Combustion conduetance method
(送审稿)
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 言
GB 252《硒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如下?个部分:
本部分为第?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2123-80《燃烧电导法测定硒中碳量》。与GB 2123-80相比,本部分技术内容无变化,只是文本格式的变化: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发志、于乾勇、杨秀萍、林秀英、 。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的标准发布情况为:
——GB 2123-80;
——YS/T 226.14-94。
硒化学分析方法
碳量的测定 燃烧电导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硒中碳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硒中碳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0.05%。
2 方法提要
硒于高温氧气中燃烧,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被导入吸收电导池由氢氧化钠吸收液吸收,致使吸收液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根据吸收前后的电导率变化求得碳的含量。
硫将由于生成二氧化硫同时被导入电导池而干扰测定。采用颗粒二氧化锰作除硫剂消除干扰。
其它杂质不干扰测定。
总则及一般规定按GB1467-78执行。
3 试剂
3.1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溶液:称取30g氢氧化钾溶与70mL饱和高锰酸钾溶液中。
3.2硫酸(ρ1.84g/mL)。
3.3氢氧化钠吸收液(0.005mol/L)。
3.4钙5A型分子筛:直径3-15mm。
3.5颗粒活性二氧化锰。
3.6烧碱石棉。
3.7无碱玻璃丝(600支)。
3.8碳标准溶液:称取2.1271g预先在100℃烘干2小时并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毫升烧杯中,以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00ug碳。
3.9氧气。
4仪器
4.1洗气瓶1:内装100mL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溶液。
4.2洗气瓶2:内装100mL硫酸。
4.3气流稳压器。
4.4电极:黄金或铂。
4.5转子流量计:氧气型,规格为300mL/min。
4.6吸收电导池。
4.7自动平衡记录仪:单笔电子电位差计0-20mv以下。
4.8单通活塞。
4.9恒温水槽。
4.10吸收液储存器(具下口)。
4.11供电器。
4.12卧式管状电阻炉:附有热电偶与温度自控器。
4.13砂芯气体过滤器:直径25-30mm。
4.14微量注射器:100uL。
4.15不锈钢钩。
4.16仪器结构方框图:
5 分析步骤
5.1 试料
0.500g,精确至0.0001g。
5.2 空白实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实验。
5.3测定
5.3.1将管状炉升温至1000℃,在瓷管的出口端塞上玻璃丝棉并链接砂芯过滤器、除硫装置及吸收电导仪各部。
5.3.2检查电导仪是否正常(若正常,记录仪指针指零)。正常后,电导测量管中放入0.005mol/L氢氧化钠(3.3)吸收液。
5.3.3称取0.5000g试样,置于瓷舟内,用不锈钢钩(4.15)将瓷舟推至炉温最高处,塞紧橡皮塞,通氧燃烧。控制进入电导池的氧气流量为100mL/min。从燃烧开始至二氧化碳释放完全,指针相应地开始移动至停止移动。读取记录纸的格数,并从预先绘制的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碳含量。
5.3.4更新测量管中的吸收液,做下一次测量的准备。
5.4工作曲线的绘制
以微量注射器向瓷舟内小心注入碳标准溶液0.00 (L、50.00 (L、150.00 (L、200.00 (L,并于红外灯下烘干。推入炉温最高处,通氧燃烧,以下按分析步骤操作。读取记录纸的格数,减去不加碳标准溶液的格数,绘制工作曲线。
6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按式(1)计算碳的质量分数(wC),数值以%表示:
式中:m0 —试料量,单位为克(g);
m1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碳量,单位为微克((g);
7允许差
含 碳 量(%) 允 许 差(%) 0.005-0.01 0.0015 大于0.01-0.03 0.004 大于0.03-0.05 0.005
ICS 77.120.40
H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