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复合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的一种常见现象,有关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
多环芳烃,PAHs)和重金属(HM)的复合污染已有很多报道。本论文通过盆栽实
验,研究了苜蓿、红三叶草对菲、芘和重金属Cu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
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在实验室内的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土壤中有效态养分的C/N
比和C/P比以及土壤含水量和培养时间等因子对菲和芘污染土壤强化微生物修复的
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和芘的浓度越高,植物体内菲和芘的含量也越高。红三叶草和苜蓿地下部分对菲和
芘的生物富集系数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菲比芘更容易在植物体内传输,菲和芘在红
三叶草中的传输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和0.36,在苜蓿中的传输系数平均值分别为
1.2和O.73。Cu会抑制苜蓿对土壤中菲和芘的吸收,而对红三叶草没有影响。红三
叶草和苜蓿地下部分Cu的含量高于其地上部分。
间持水量的25%,培养时间为60
d时,土壤中菲的去除率最高,为99.5%;当土壤
中有效态养分的C:N为10:1,C:P比是100:0.5,并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问持水量的
60%,培养时间为60d时,土壤中芘的去除率最高,为94.6%。根据正交试验中各
因子极差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土壤中PAHs生物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含水
量,其次是培养时间。
关键词:多环芳烃,重金属,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C/N比,C/P比,含水量
I
p\
,J●●●■■■1rr
‘
Abstract
ⅢY ¨¨ii●—I 舢8㈣0M6Ⅲ6 jjjj●I ㈣9
I●▲lx Abstract
Combincdsoil isacommonformofsoil the
pollution pollutiontoday.And
contaminatedsoils
causedthecombinationof as
by such
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
aromatic metals(HM)havebeen
polycyclichydrocarbons(PAHs)andheavy reported
in
timestheliterature.Inthis alfalfa
many paper,a andredclover
potexperimentusing
was
conductedto theeffectsof on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臣辰盉》铭文的研究.pdf
- Bacillus licheniformis SK13002产具高淀粉水解活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生产、纯化及β环糊精生产应用研究.pdf
- 刺槐和黑松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作用研究.pdf
- 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及其控制系统研究.pdf
- 海参废液中活性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pdf
- 红斑狼疮伴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的研究及β2糖蛋白Ⅰ的作用.pdf
- 利益博弈视角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研究.pdf
-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硫及其分形的研究.pdf
- 201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海船船员考试《狭水管航行必看考点》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