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民中县是朌直市中心城区,为朌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民中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范围为柳明镇(以下简称项目区),柳明镇位于民中县的南部,土地总面积13.9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07万亩,林地11.58万亩,水域0.18万亩。2006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6522万元。
项目区位于朌直市民中县城郊,但丘陵山地居多,地理环境较差,尽管区、镇两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一是中低产田多,改造任务重。项目区现有中低产田0.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4%。二是水土流失现象未能完全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约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三是水利设施陈旧,耕地排灌能力较差,蓄水能力差,旱涝保收保证率低。四是耕地少,分布不均衡。项目区农业人口27490人,人均耕地仅0.75亩。为充分利用好珍贵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价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对山、水、田园、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
2007年7月,受民中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委托,民中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勘测,并根据省办、市办安排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朌农字[2001]29号文件精神,及水利行业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编制了本初步设计报告。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2.1 项目范围
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范围为民中县柳明镇柳明、虹研、轮理、上枯、虎昭、水龙、西程等7个行政村。
1.2.2 项目规模
围绕种植业、特别是蔬菜主导产业的巩固和发展,采取新改建水陂、山塘、机电井、灌溉渠系配套等水利措施,新建机耕道、农桥及优质农产品示范基础等农业措施,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科技措施,改造中低产田0.62万亩,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植水平。
1.2.3 项目建设内容与工期
土地治理项目的主建设内容有:
(1)水利措施:新建中成山塘1座,新增蓄水量1.5万m3。新建机井2座,装机容量11kw。新改建渠道7条,开挖、疏浚、防渗及衬砌灌区干支渠16.5km。配套建设渠系建筑物21座。新、改建虽雨、旧庄揭睚、肯干、虎瞭耙等4座水陂,新建瞭虹农桥1座。
(2)农业措施:新建轮理村、虹研村、柳明村新农村建设点、虎昭4条机耕道工程,总长5.0km。在虎昭村、轮理村、虹研村建设一个总面积为500亩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引进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质蔬菜新品种。
(3)科技措施: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册。技术示范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免耕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化肥深施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项目建设期为2007年9月~12月。
1.3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1.3.1 投资概算
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436.5332万元,其中水利措施228.2293万元,农业措施173.3039万元,科技措施24万元,管理费11万元。
1.3.2 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5万元(省财政84万元、市财政10.5万元、区财政10.5万元),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以投工投劳折资自筹121.5332万元。
1.4 经济、社会效益
1.4.1 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改造中低产田0.62万亩。其中: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47万亩,保留优质稻种植面积0.3万亩,平均每季每亩中低产田增产粮食150kg,二季区可增产90万kg,新增产值126万元,新增蔬菜面积0.56万亩,平均每亩年产蔬菜500kg以上,增产达到280万kg,平均按1.2元/kg计算,可新增加产值336万元,二项合计可增加种植业462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71元。
1.4.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项目区耕地水利灌溉条件,提高土地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减轻或弱化自然灾害对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从而有力保证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城郊农业特点,进一步丰富朌直市城区“菜蓝子”。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项目区柳明镇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本镇项目实施的具体组织领导工作。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项目计划、项目资金、项目施工、项目档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上报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并自觉接受检查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