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千米,当年楼兰人在湖边建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罗布泊至1972年最终干涸了…… 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 古楼兰的消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罗布泊的干涸和楼兰古城的消失? 让我们在以下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荒漠化的发展 1、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阅读课文,填写“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表”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沿的古绿洲 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 (唐宋以后) 近代 (清朝) 现代 (建国以后) 农垦规模扩大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三项内容 两条原则 一个重点 三项内容:预防…… 扭转…… 恢复…… 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沙、治碱相结合。 一个重点: 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的内陆地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 水资源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荒漠化 荒漠植被的生态适应性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沙枣 胡杨 锦鸡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怪柳 狼尾草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绿洲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另:在缺乏水源地区…… 封沙育草 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设置沙障工程 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 P28 图2.15 节水农业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荒漠化造成的严重恶果及扩展趋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如今,防治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20多年累计造林约4亿多亩。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建防护林带 乳化沥青固沙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全长436公里、路宽近八十米、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新疆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建设。新疆沙漠公路横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该公路绿化工程自二零零三年开工建设,利用地下水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在公路两侧种植怪柳、沙拐枣、梭梭等适应沙漠环境的荒漠植物。该工程的完成,将对保护沙漠公路、改善生态环境、拉动新疆南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治沙成就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对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荒地和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因地制宜使用太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分胁迫对小麦新品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pdf
- 水分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pdf
- 水牛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研究进展.pdf
- 水牛胚胎生产新模式探讨——JIVET技术和TVFA技术集成.pdf
- 四爪陆龟种群功能形体特征时间格局及异速生长分析.pdf
- 调环酸钙对丘陵地区夏直播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pdf
-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研究进展.pdf
- 瓦螨(_em_Varroa+destructor_em_)寄生密度与蜜蜂卷翅病毒动态复制相关性研究.pdf
- 微生物菌组合对烟叶病残体的消毒效应研究.pdf
- 卫星遥感影像在植烟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pdf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一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三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一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三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四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一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课件三新人教版必修3.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