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论清代女词人“闺词雄音”作品的双重美感特质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4 )
绪论…………………………………………………………………( 14 )
一、“闺词雄音”与词学传统…………………………………… ( 16 )
(一) 继承与发扬…………………………………………………( 17 )
(二)偏离或颠覆…………………………………………………( 20 )
二、“闺词雄音”的双重美感特质……………………………… ( 21 )
(一)刚柔并济的词笔……………………………………………( 21 )
(二)形意浑成的词境……………………………………………( 23 )
(三)复调式的情感内蕴…………………………………………( 24 )
三、结语……………………………………………………………( 26 )
注释…………………………………………………………………( 28 )
参考文献……………………………………………………………( 28 )
英文摘要、关键词…………………………………………………( 30 )
论清代女词人“闺词雄音”作品的双重美感特质
摘 要:清代女性词创作群体庞大,作品数量繁多,且风格各异。其中以顾贞立、徐灿、熊琏、吴藻、顾春、秋瑾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词人,以雄放刚健的男性化风格冲击女性文学的婉约体质,形成“闺词雄音”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
本文从文学本位出发,借鉴词学传统理论和女性文论,以“闺词雄音”的美感特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一、正文二、结语四个部分,呈纵向顺序递进发展。绪论部分对“闺词雄音”现象进行概述,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正文一通过对“闺词雄音”与词学传统关系的辨析,指出其双重美感特质存在的根源。正文二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词笔、词境、情感内蕴三个方面解读“闺词雄音”独特的美感特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反思,深化主题。
关键词:词学传统; 双性气质; 美感特质; 情感内蕴
绪论
在词号称“中兴”的清代,女性词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书所载,仅清一代有著作成集的女性就达3800多人,其中不乏像徐灿、顾春、吴藻、秋瑾这样堪与李清照比肩的杰出女词人。况周颐在《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序》中写道:“续《骚》抗雅,蒋张愧其裙屐。倘易安、淑真而复生,宁《漱玉》、《断肠》之自足。迹其轻灵,没近北宋,或其浓郁,上追南唐。钗翘慷慨,亦有苏辛之派;琴瑟于吁,尤多赵箜之匹。”[1]不仅高度评价了清代女性词的成就,也指出了其风格的多样化: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在以纤婉优美为主要风格的女性文学史上,清代的女词人们以黄钟大吕式的豪迈悲歌独树一帜,用慷慨刚健的男性化文学特征冲击传统词美规范,这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新加坡学者王力坚先生将这一独特现象命名为“闺词雄音”。
事实上从女性参与到词的创作中开始,就零星出现过一些语言相对深沉、境界较为浑厚的词作,以王清惠昭仪为代表的南宋旧宫人、岳州徐君宝妻、明末遗民词人王朗、刘淑、顾道喜、朱中楣等人都在词中抒发了家国之思、兴亡之感,因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闺秀词的苍凉风貌,可以说是开“闺词雄音”之先河。但这些词作几乎都是兴亡交替、家国动荡等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表现的内容也没有脱离乱世离鸿、萍飘蓬泛的人生感慨,本质上还是属于传统词的范畴。
“闺词雄音”虽然也有不少作品被打上江山易代、世事动荡的烙印,但其突出的特点在于体现了女性的觉醒意识、性别思考,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爽朗、英气勃勃的女性精神风貌。比起沉痛哀怨的末世悲歌,“闺词雄音”的内容与风格更加多样化,更具有生命力与创造力,词学价值也更高。被陈维崧誉为“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2]的徐灿,“语带风云,气含骚雅”[3]的奇女子顾贞立,“一洗春波绮纨,近于朴素浑坚”[4]的薄命词人熊琏,以一出杂剧《乔影》名动大江南北的“夙世书仙”吴藻,与纳兰性德并称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的满族女词人顾春,“平生心性多豪杰,辜负雄才是女身”的巾帼巨擘沈善宝,由清入民国的一代词媛吕碧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女革命者秋瑾都是其中翘楚。此外庄盘珠、关锳、谈印梅、吴尚熹、陆恒、陆蓉佩、左锡嘉、左锡璇、许诵珠、沈鹊应、周诒蘩等女词人俱有不少佳作。尽管这类作品在这些女词人的创作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也是因为她们的参与,“闺词雄音”从清初到清末不断有佳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