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经济计量模型检验 论文.doc

[经济管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经济计量模型检验 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6期 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经济计量模型检验 王 恒1 沈利生2 (1. 华侨大学商学院;2.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 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客户信用评级系统是银行业为规范授信业务降低贷款风险而采用的内部评级系 统,必须考虑评级系统中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利用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 结合实际数据,对中国银行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总体 可行,但还可以进一步修订完善。 关键词:信用评级,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排序多元离散模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Test the Client Credit Grading System Using Econometric Model Abstract:Client credit grading system is an internal ratings-based system which banks adopt in order to regular credit business and reduce loan risks. It must be considered whether selected indicators a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is paper uses ordered multi-variable discrete choice model and practical data to test the client credit grading system of Bank of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at system is feasible, but may be further emended and consummated. Key words:credit grading, credit risk, internal rating-based system,ordered multi-variable discrete choice model 一、引言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国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已是必然趋势,国有商 业银行面临着严峻挑战。努力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贷款质量,以与国外银行竞争, 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计划,国际银行业新的资本规则 —巴塞尔 新资本协议(Basel II)于 2004年 6月正式颁布,并将于 2006年底在成员国实施。这是在 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各国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游戏规则”。与 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 相比,新资本协议的修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框架;二是 将风险的定义从 1988年的仅针对信用风险扩大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是提 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即 IRB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es)。国内学者 就此进行了研究探讨。 邓云胜、刘莉亚( 2004)认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可以使用标准法和 内部评级法这两种方法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同时针对内部评级法给出了更为明 晰、细致的诠释。我国在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将很可能选用内部评级法。刘莉亚( 2004) 认为, 信用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巨额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 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评级系统,并以此为基 1 础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机制,进而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彭建刚, 向实,王建伟( 2005)认为,内部评级法不仅凸显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 薄弱环节,还将有力推动我国银行业转换经营理念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并为我国银行业提 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正确的思路,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根据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商业银行开始了内部评级方法工作。 工商银行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工程,其数据库建设相当完备;中国银行以香港中银为 试点,聘请海外机构的专家构建内部评级系统框架,并在国内推行贷款 10级分类;建设银 行对内部评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自行研究和开发了信贷风险评级预警系统,经过专家 论证,已正式立项开发;国家开发银行于 2002年初就明确了建立内部评级系统的目标,并 开始进行研究队伍的建立、组织和培训工作。此外,以中信实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 也准备聘请国外公司,联合开发统一的内部评级系统,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招标前对有关公司 的考察工作(刘莉亚,2004)。 内部评级方法涉及一系列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