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六:港口、能源及交通商业.docVIP

2013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六:港口、能源及交通商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港口、能源及交通商业专题 十九. 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天津等 ⑴ 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 ① 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② 港阔水深,不淤不冻;③ 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会经济因素:① 经济腹地广阔;② 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欧亚大陆两岸; ③ 以鹿特丹为依托。 ⑵ 上海港的区位因素不利方面: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 二十. 能源小专题: ⑴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 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 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⑷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 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⑸ 调整措施:①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 稳妥发展核电;⑥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⑩ 利用乙醇汽油。 ⑹ 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① 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 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⑺ (去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① 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② 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⑻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① 对西部的意义:a. 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b.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c. 增加就业机会;d. 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 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二十一、 商业贸易与金融小专题 ? ⑴ 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① 周围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②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 ⑵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大城市)-----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人口稀少地区--------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形式? ⑶ 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和区位: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⑷ 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的原因:? ① 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② 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⑸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① 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 ② 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二十二、交通小专题 (一).交通遗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 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 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 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 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 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