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攀枝花普达阳光跨线桥工程
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修改版)
审批:
复核:
编制:
重庆渝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普达阳光道桥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 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1
2.2 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层地层岩性 1
三、设计概况 2
3.1 桥梁总体设计 2
3.2 上部结构设计 2
3.3 下部结构设计 2
3.4 桥面铺装 3
3.5 桥梁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3
四、桩基概况 3
4.1桩基技术标准 3
4.2桩基主要工程数量 3
五、施工方法 4
5.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4
5.2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5
六、爆破技术方案 11
七、质量要求 11
7.1 材料 11
7.2挖孔 13
7.3安放钢筋笼 13
7.4灌注混凝土 13
八、质量保证措施 14
九、安全保证措施 14
9.1 安全施工方案 15
9.2 应急预案 22
十、人员与机械配置 24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25
桩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我公司与攀枝花阳城金海签署的合同协议书及附件,合同通用条款,合同专用条款。
2、《攀枝花普达阳光跨线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3、《普达阳光跨线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许可条例》以及工程所涉及的规范、标准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T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CJ146-200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5、现场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拟建普达阳光跨线桥(仁和沟大桥)位于攀枝花市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小镇度假区道路工程一期环线跨仁和沟段,桥梁全长332.5m,起迄里程K8+479~K8+811.5。桥址区地形、地貌简单,区域内未见崩塌、泥石流、塌陷、地下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址整体稳定。
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桥梁中段的仁和沟,受沟谷上游施工,水流大小不稳定。场地内有小许水塘、堰塘分布。其补给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游补给。
2.2 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层地层岩性
桥址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耕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土(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碎石(Q4al+pl)、晚二叠系基性辉长岩(P3(v))组成。
各层特征描述如下:
耕土(Q4ml):棕色、棕红色,松散,主要以粘性土为主。
粉土(Q4al+pl):灰白色、青灰色;松散、湿润,矿物成分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
碎石(Q4al+pl):杂色、松散,含少量角砾和砂,碎石成分为辉长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
强风化辉长岩(P3(v)):灰黄色、青灰色、深青色,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及一些暗色矿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粗砂状手捏即碎,块状较硬,敲击声闷。
中风化辉长岩(P3(v)):青灰色-灰白色,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及一些暗色矿物;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坚硬,敲击声脆,回弹明显。
三、设计概况
3.1 桥梁总体设计
桥梁跨越仁和沟及既有公路渡仁西线,山高谷深,为典型山区桥梁。仁和沟位于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小镇度假区道路工程一期环线路段,桥跨布置为3×40m+3×40m+2×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桥面宽度21m。桥梁纵坡3%,行车道横坡2%(双向),人行道横坡1.0%(单向)。缓直点K8+491.17位于0#~8#墩之间,全桥按直线布置。
3.2 上部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采用后张法预制,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预制T梁高2.5m,梁间距为2.325m,其中内梁预制宽度为1.70m,边梁预制宽度为2.05m,翼缘板中间湿接缝宽度0.625m,跨中腹板厚20cm,支点附近腹板厚60cm,每孔横向共9片预制T梁,全桥共计72片预制T梁。T梁按直梁设计,处于缓和曲线段桥梁通过调整内外翼缘宽度来调整桥面宽度及线型。
3.3 下部结构设计
1#、2#、7#号墩采用双柱墩,墩身高度分别为18.5m、32m、24.5m;3#、4#、5#、6#号墩采用空心墩,墩高分别为57m、70m、70m、57m,其中3#、6#墩为分联墩。
0#桥台采用轻型桥台,8#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承台桩基础。
3.4 桥面铺装
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基层采用8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答案.docx VIP
- 配合协调与服务承诺.docx VIP
- 14《称空气》课件 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25).pptx
- 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规范诊疗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工程协调配合措施及承诺.doc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施工协调配合的承诺与措施.pdf VIP
- 医院信息科计算机考试精彩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2025至2030地毯和室内装饰清洁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