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真题演练+模拟演练: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模拟训练1(含详解).docVIP

2012届高考历史真题演练+模拟演练: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模拟训练1(含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历史真题演练+模拟演练1.(精选考题·通辽模拟)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是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前,中国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加之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商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而西方国家却需要中国的茶叶、瓷器等物品,因此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答案:C 2.(精选考题·宁波模拟)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这一信息,再现所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即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A 3.(精选考题·南师附中模拟)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关于“列强的侵略”分析正确的是(  ) 由沿海深入内地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深入内地,故错误;列强对中国侵略是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故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内地设厂,标志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故正确。 答案:C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都未真正实行过,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而《资政新篇》缺乏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 答案:A 5.(精选考题·汕头模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解析:责任内阁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约束袁世凯,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而袁世凯将之改成总统制,目的是要独裁专制。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2: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年) 材料3:温家宝总理在精选考题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的特点。其思想来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下,关注和改善民生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请举例说明国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思想的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