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测试
一、课本概念
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在 和 之间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 ,又叫 。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能被生物群落 ,这一点不同于能量流动特点;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和 ,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 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 )
A.各种化合物 B.各种有机物 C.各种无机物 D.各种化学元素
2. 在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最终消失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最高级消费者 D.分解者
3.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CO2库,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
4. 从碳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有机物中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CO2中的碳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酸盐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 D.消费者
6. 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绿色植物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
7. 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把CO2释放到大气中去以维持碳循环过程的主要方式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化工厂的分解释放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碳酸盐的分解
8. 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10.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11.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12. 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中,能够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①同化作用 呼吸作用 ③分解作用 ④光合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维持大气中CO2含量平衡的因素( )
A.火山爆发、岩石风化 B.食物链的传递
C.有机物的分解 D.含碳物质的燃烧
三.非选择题
1. 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A的_________。
⑵ 图中A、B、C、D通过__________作用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回大气中。
⑶ 在生态系统中碳是以CO2形式在无机环境和__________之间进行循环的。
⑷ 从图示看,生态系统中完成碳循环从理论上讲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写出字母)_____、___ __。
2.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碳元素从B流向A、C和从A流向C是以___________形式。
⑵ A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淮阴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4 苏教版必修1.doc
- 江苏淮阴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5 苏教版必修1.doc
- 江苏淮阴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6 苏教版必修1.doc
- 江苏淮阴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7 苏教版必修1.doc
- 江苏淮阴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8 苏教版必修1.doc
- 江苏省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基础测试:内能 热和功.doc
- 江苏省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基础测试:偏振 激光.doc
- 江苏省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专练:功和能 动能定理.doc
- 江苏省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专练:行星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doc
-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学高中生物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最近下载
- 轧制自动控制8板带钢冷却技术.ppt VIP
- 新解读《GB_T 38883-2020无损检测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docx VIP
- 银行案防工作培训课件.pptx VIP
- 毕业答辩——船舶操纵性和耐波性.doc VIP
- CSTM-无损检测 红外检测 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doc VIP
- YDT 3436.4-2019架空通信线路配件 第4部分:抱箍类、光缆预留支架(报批稿).pdf
- SH-T 3542-2007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新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夏普液晶电视中文指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