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天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VIP

河南省长葛市天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葛市天阳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第二卷上面答题卡内对应的题号中。) 1、史书记录:“水激轮转,重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是指( ) A、翻车 B、筒车 C、耧车 D、梨评 2、《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它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牛耕的出现 B、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落 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 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 7、自2009年初以来日渐猖狂的索马里海道(盗)活动,使东非海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早在15世纪末这一地区就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 ) A、迪亚士 B 、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8、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欧洲人在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9、16-18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代表的殖民国家的扩张活动,带来了哪些后果( ) ①殖民国家争夺霸权而战争 ②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③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经济得到发展 ④促进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14、我们到合肥李鸿章故居观看李鸿章生平展,最有可能见到的图片展物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图片 ②轮船招商局图片 ③开平煤矿图片 ④天津机器制造局图片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缴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赎回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17、“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8、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 ) A、1949 B、1956 C、1966 D、1976 19、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