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2011高考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官员任免术语举隅
在中国古代,历代君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在建立并逐步完善自己的官吏铨选和管理制度,对于官员的任免、考绩、品秩、假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关于官吏任免调动的专用名词。积累并掌握必要的术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这不仅是快速理解文言语段含义的必要条件,也是应考提分的有效手段。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有关术语作举隅性的介绍。
一、官吏选拔的术语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2.荐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荐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
3.科举制:创于隋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铨选制度。考察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4.除此以外,还有纳赀、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
二、授官的术语
1.征:皇帝特征、聘召人才。
例: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列传》)
2.辟: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
例: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
(《后汉书·马援列传》)
3.举:提拔,任用。
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史记·五帝本纪》)
4.授:授予官职,任命。
例: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儒效》)
5.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拜:用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例: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颜延之《阳给事诔》)
8.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
例:遭母忧去职,寻起复本任。
(《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三、升官的术语
1.擢:由选拔而提升。
例: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明史·海瑞传》)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
例: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
(《汉书·孔光传》)
4.升:官职得到提拔。
例:名因文著,位以才升。
(白居易《祭卢虔文》)
5.超迁(擢):破格升官。
例: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四、贬官的术语
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例: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3.黜:罢免官职。
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
4.罢:罢免、停职。
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高启《书博鸡者事》)
5.免:免除官职。
例: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汉书·文帝纪》)
6.夺:罢官免职。
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
7.褫:撤职查办。
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
(谢庄《上搜才表》)
8.左迁:降职。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
五、调动的术语
1.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例: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列传》)
2.迁:改任,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
例: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列传》)
3.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列传》)
4.调:调动、调迁。
例:调为陇西都府。
(《汉书·袁盎传》)
5.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例:三年随例未量移。
(白居易《自题》)
6.出:指出京受任。
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后汉书·张衡列传》)
7.放: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例: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