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后牙邻面龋窝洞预备方式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后牙邻面龋的窝洞预备用不同的方式,观察其临床效果,寻找更科学的预备技术。方法 收集后牙邻面中龋未累及边缘嵴的患牙221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隧道式或狭槽式预备窝洞,对照组用传统的方式去除边缘嵴达邻面,合面扩展形成鸠尾固位,用同一种修复材料充填修复。观察2年,从边缘密合性、牙髓反应、继发龋、脱落率方面评价疗效。结果 隧道式和狭槽式预备较传统式预备在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和脱落率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在继发龋方面,隧道式和传统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狭槽式预备方式比传统式有明显优势,当龋损位于邻面中部时可以取代传统式。而隧道式预备方式不理想。
??? 【关键词】 后牙邻面龋;窝洞预备
???? Clinical study on cavity preparations of caries situated proximal surface of molar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ewer techniques for removal of carious dentine in proximal surface of molar. Methods 221 teeth suffered from caries situated proximal surface of molar randomly were treated either tunnel preparation and slot preparation or dovetail retentive cavity.The same restorative material was used 2 groups. After two years of followup.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record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P<0.05) in respects to loss of retention, margin sealing.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P>0.05) in respect of secondary caries. Conclusion The slot preparation may replace dovetail retentive cavity when caries is situated middle part of proximal surface. The tunnel preparation is not satifactory.
??? 【Key words】 caries situated proximal surface of molar;cavity preparation
??? 窝洞预备是牙体修复的第一个步骤,其基本原则是由Black于1893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窝洞预备应做预防性扩展[1]。但是随着人们对龋病发展过程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以及粘接性修复材料的不断进展,学者们对Black的观点进行了不断的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创牙科学”的新观念。笔者依据此概念,在临床对后牙邻面龋的窝洞预备方式上应用了微创原则:根据龋损发生的位置采用隧道式窝洞预备或狭槽式窝洞预备,并以传统Ⅱ类洞型预备—合面扩展形成鸠尾固位修复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自2003年9月~2004年4月来我院口腔内科就诊患者,后牙邻面龋未累及边缘嵴,未累及牙髓,无牙髓炎症状,临床诊断为中龋的病例197例(患牙221颗),其中男106例,女91例,年龄17~65岁。
??? 1.2 方法 221颗患牙在窝洞预备时随机分为实验组120颗,其中采用隧道式预备56颗,即对龋损距离边缘嵴2.5mm以上,选用小号车针从牙合面斜行进入龋损,保持边缘嵴的完整。狭槽式窝洞预备64颗—龋损位于邻面中部,选用细小车针从外展隙进入去除腐质,同时保存边缘嵴的完整。对照组101颗,常规去龋扩展成邻牙合面洞,形成鸠尾固位。221颗患牙在去除腐质后常规隔湿、消毒,用Dyract复合体充填。
??? 1.3 评价标准和指标 依据美国公共卫生机构(USPHS)推荐的临床评价修复体的标准[2]。221颗患牙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观察指标:(1)边缘密合性;(2)牙髓反应;(3)继发龋;(4)脱落率。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