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 本次申论考试分题本和答题纸两部分,题本提供有关资料及问题,答题纸供你作答时使用。 2.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指定位置,答题纸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否则无效。 3. 用蓝色、黑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 本次申论试卷共有3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上世纪80年代末,珠三角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外来劳动力,大量农民工南下务工,形成了“民工潮”。自1989年第一次出现“民工潮”以来,“民工潮”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社会流动轨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 1998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涌现出大批的下岗工人,这一阶段实施再就业工程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省市出于优先保证城镇职工就业的考虑,出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规定和政策,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地方性法规、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2000年7月20日,原国家劳动保障部等7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当年5月,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指出,要打破垄断和地区保护,除个别特大城市外,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取消各地区针对农民和外来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方向由上一个时期的“规范流动”向“公平流动”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稳步加快。 从此,“农民工”这个字眼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逐渐多起来,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猛降,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为促进经济发展,中央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国债9100亿元,安排国债项目资金8463亿元,拉动银行贷款等各方面资金2万亿元,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得以启动,在拉动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20万至160万个。同时,我国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制造业的优势凸显出来,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加就业的作用。这时,产生了经济发展与用工不足的矛盾,各地部分工厂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农民工出现不足。 材料2 2004年,“缺工”这个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为福建晋江市的大小私营企业主所提及,仿佛一夜之间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变得“紧俏”起来。“以前招工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晋江市一家鞋业公司主管人事的刘某说,“以前厂里如果缺工人,只要在门口竖一块‘招工’的牌子,就会有人源源不断地上门来求职,不到几天工夫就能招满;今年厂里准备上一条生产线,需要再招100名工人。可招聘的牌子在门口放了一个多月,招到的工人还不到20个。” 珠三角地区在2004年出现用工短缺之时,更多人相信,这仅仅是局部和暂时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根据推算,2003年底,农村待转移劳动力应该还有7000多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说,他根据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推算农民工供给量的变化。但不久后,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 当年春节后,浙江一些城市的用工短缺情况更加严重。据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到浙江打工的农民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0%-20%左右,一些地方用工紧张的中小企业缺口更是高达三成。用工紧缺的缺口不仅出现在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富阳、象山、慈溪这样的中小城市,企业招工难现象也较为普遍。 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农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权益保障、企业扩张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需求量大、严重短缺的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反映缺工严重的主要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200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_word版.doc
-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2009).doc
- 2013吉林幼儿园教师招聘学前心理学试题一.doc
- 2013继续教育《新课程背景下读课研修》试题百分百正确答案.doc
- 2013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
- 2013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四).doc
- 201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
- 201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doc
- 2013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13教师招聘面试题精华.doc
- 2013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一.doc
- 2013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模拟预测卷四.37397026.doc
- 2012年青岛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2.doc
- 2013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模拟预测卷五.37397027.doc
-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见《心理学》经典理论试题.doc
- 2012年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流程.doc
- 2011届高考语文 热点专题预测-12卷之04: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doc
- 2012年职称英语_综合A_考题答案解析(13号题).doc
- 2013年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真题答案.doc
- 2011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