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
课题名称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 实验教学目标
本实验是课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中的子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与之后的学生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相结合,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从而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和装置:A4密封袋(大小与A4纸相当,袋口带有密封条)、锥形瓶、玻璃弯管、滴管、澄清石灰水、大标签、黑纸盒、400W白炽灯、植物枝条(如香樟)等。
实验装置如图:
4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1课时内无法完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本实验设计为演示实验。本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难点是理解实验原理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由于初二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安排了小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特性,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有初步的了解和直观的认识。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光照和植物,结合实验装置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1)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2)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3)本实验中甲、乙、丙三个装置可以分为几组对照?分别是什么?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如此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最后根据三个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三个装置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乙组不含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被绿叶吸收,从而得出验证性结论: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5 实验教学过程
5.1实验前的知识准备
教师取两只无色、透明的A4密封袋(袋内最初不含气体),标号1,2。请一位学生向1号袋内深吐气十余次,随即密封,2号袋不做处理。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目的。学生回答:使1号袋内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号袋内不含二氧化碳,然后向两个袋内滴加澄清石灰水。教师将两个袋子展示给学生,进行对比,请学生描述石灰水发生的变化。学生回答:1号袋内的石灰水变浑浊,2号袋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学生第一次接触该实验,可能不能正确描述石灰水所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明确告知该种变化称为“变浑浊”)。师生共同归纳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实验正是开始前,安排这个小实验,一是给学生补充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为下面正式实验时分析实验结果提供知识储备;二是使学生体会到实验中用到的袋子具有很好的气密性,而且袋子无色、透明,透光性好,容易观察结果。正是具备了这些特性,才使这个袋子保证了实验的成功,成为本实验的创新器材。
5.2实验装置的设置和处理
教师取三个密封袋,在袋口外分别贴上大标签,标签上分别标注甲、乙、丙三组。准备好三个大小、型号相同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放入三个密封袋内。准备好两束香樟枝条,枝条数目、叶片数目、枝条的生理状态等基本相同,一束插入甲组的锥形瓶中,另一束插入乙组的锥形瓶中,丙组锥形瓶中不插植物。然后向三个袋内深吐气,直至袋子鼓胀至不能再吹入气体,迅速拉上密封条。将三个装置放在阳光较强、温度较高的地方照射3~4个小时,其中甲组用不透光的黑盒子罩住。如果实验期间光照不足,可用4个大功率白炽灯照射,时间略长,约7~8个小时。(特别注意:白炽灯打开后温度会升高,要使袋子和灯泡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温度过高使密封袋融化甚至燃烧。在光照期间还要转动装置,使装置的各面均匀受光,并确保三组装置接受到同等强度的光照。整个过程中注意保持袋子始终处于直立状态,千万不能将锥形瓶打翻。)
上述步骤由教师在课前完成,教师把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拍成照片,上课时将照片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方法。
教师提问:(1)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2)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3)本实验中甲、乙、丙三个装置可以分为几组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回答。教师补充、修正。师生共同小结如下:甲放在黑暗处、丙中不放植物,都是作为乙的对照组。三个装置可以分为两组对照:甲和乙对照,变量是光照;丙和乙对照,变量是绿色植物。
学生完成下表:
实验组别 实验条件 甲组 有植物、无光照 乙组 有植物、有光照 丙组 有光照、无植物 5.3实验结果的鉴定
将处理好的三组装置搬进教室讲台,分别向袋内滴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袋子使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混合均匀(一手拿住袋口,一手托住袋底并握住锥形瓶底,注意振动力度,防止锥形瓶翻倒或瓶内水分撒出),观察三个袋内石灰水的变化。此时也可将锥形瓶和植物取出,使石灰水流入袋底部一角,便于学生观察、对比。如下图:
教师展示下面表格,请学生描述实验结果,完成表格:
实验组别 实验条件 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回延安》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2014年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2.3.3 让生命之花绽放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2014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三、安全用电与保护课件 教科版.ppt
- 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童年的朋友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2015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光现象含12-14年试题.doc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4.4弧长和扇形面积》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北京四中七年级英语下册 阅读理解十七 北京课改版.doc
- 2015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含12-14年试题.doc
- 北京四中七年级英语下册 阅读理解五 北京课改版.doc
- 江苏省盐城市永丰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online tours grammar课件 新版牛津版.ppt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19.2.3正方形的性质》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钱塘湖春行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ppt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3.2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教学设计.doc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2.1 平方差公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盐城市永丰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speak up & study skills课件 新版牛津版.ppt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16 整式的乘法》基础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盐城市永丰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good manners reading ii课件 新版牛津版.ppt
-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
最近下载
- 手拉手 心连心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doc VIP
- 中小学生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手册(1).docx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PPT培训课件.pptx VIP
- 消防档案(模板).pdf VIP
- 安全技术交底-(升降车).doc VIP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ppt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4.2.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202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校园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