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VIP

湖北省咸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咸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角色/咀嚼 苇草/韦编三绝 契约/提纲挈领 因为/为虎作伥 B.深闺/宫闱 果脯/周公吐哺 巨擘/擎天一柱 舟楫/开门揖盗 C.涟漪/绮丽 拙劣/相形见绌 召唤/昭然若揭 颓圮/否极泰 D.辽阔/寥廓 嗔怒/心思缜密 坎坷/百舸争流 觊觎/面面相觑 2.下列词语中,各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广袤 凄惋 斡旋 初乍到 不求甚解 B.自诩 蜷缩 寂寥 前倨后恭 礼上往 C.脉搏 寒暄 赋予 不能自己 涣然冰释 D.宫阙 商榷 踯躅 戛然而止 自暴自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而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文化 化是市场化的必然。此外,市场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创造,这也是各个旅游景点充斥着 的“伪民间故事”的真正 。 (2)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 地思考,没有谁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上站起。 A.淡薄 信手拈 理由 镇定自若 B.淡薄 信口雌黄 理由 从容不迫 C.浅薄 信口雌黄 缘故 从容不迫 D.浅薄 信手拈 缘故 镇定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全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关闭,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新一财政年度的的预算争端和债务上限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C.在这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条件相当恶劣,300多人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建筑杂物,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D.他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他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盛唐诗坛除李白、杜甫两座高峰外,还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谢灵运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B.《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主人公哈姆莱特本是一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伺机复仇。该剧突出地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C.雨果,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几乎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贯穿他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宣扬以爱制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曲子概括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建筑艺术 李泽厚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出现,它最终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进入新阶段,一股追求华美的建筑热潮蔓延开,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时达到最高点,从记载两千年前秦代宫殿的文献资料看: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是在脫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在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中国建筑讲究建筑物的严格对称,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说,它确实相对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这种本质上是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