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东省威海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VIP

【解析】山东省威海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è) 孩提(tí) 怪模样(mó) 良莠不齐(yǒu) B.天堑(qiàn) 木讷(nè) 便笺条(jiān) 拐弯抹角(mā) C.置喙(huì) 古刹(shà) 撂挑子(liào) 自惭形秽(huì) D.按捺(nà) 惭怍(zuò) 颤巍巍(chàn) 图穷匕见(x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曝光 顶梁柱 心驰神往 真金不怕火练 B.驻足 俱乐部 日上三杆 冒天下之大不韪 C.观望 冷飕飕 分庭抗礼 无事不登三宝殿 D.阵守 敲边鼓 旁征博引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一个名叫“艺术无处不在”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英国落幕。这项文化盛事由英国艺术家理查德·瑞德最早发起,并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 B.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网络谣言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因素。 C.荒草丛生的工业园区、夜晚一片漆黑的居民小区、常年寂寥的新建城区……劳民伤财、愈演愈烈的盲目“造城”之风,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D.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民政部提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鼓励公民收养,并把民间收养纳入监管,“给爱心一个释放的渠道”。 B.我们要深刻理解教育的目的及意义,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其中包含的哲理令我们深思。 C.垃圾多、开车堵、停车难、道路挤等等……小小香山红叶成了张张考卷,考验着游客的素质,也考验着服务行业的管理水平。 D.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B.虽然每天来山东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艺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C.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好看的橱柜品牌名次,不惜通过“假单”来制造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的初衷。 D.这一次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谁又敢保证乞讨儿童这样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呢?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国学”一词,始之清末。当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称“新学”、“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将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如今我们所说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包括儒、兵、法、墨、道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们从不同层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做人处世,熏陶着历代国人。从广义上讲,中国古代的人文和学术,如政治、历史、思想、哲学、经济、地理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涉及的范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国学对个人而言是培养君子气质和人格魅力,对社会来说则有构建道德价值体系、提升人文底蕴、激发爱国热情之功。国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与力量,它启迪人们治国之良方、成功之秘诀、人性之弱点、处世之要旨。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国学热”的兴起反映出中国思想文化界和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有几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