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2012年春季禽病防控 ——难控、纠偏、对策、引导 徐京生 2012年2月1日郑州 主要内容 一、 当下禽病流行特点 二、 2011年禽病控制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三、 2012年上半年禽病预测 四、 2012年上半年禽病的应对 一、当下禽病流行特点 (一)免疫抑制因子双重感染普遍(病毒性) 1、常见病原 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2010年我国40%禽群感染——赵继勋、张国中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呼肠孤病毒(REOV),传染性关节炎病毒 鸡白血病病毒(ALV),马立克氏病毒(MDV)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2、危害?(免疫抑制病毒) ▲临床上发病率不高;多为隐性带毒感染。 ▲多病毒混感,形成严重免疫抑制,增加其他病原混感和感染的敏感性; 2011年山东农大刁有祥、孙洁等检测结果:参考文献1 材料:228份发病鸡内脏,230份健康鸡内脏 范围:山东省东营、日照、潍坊、聊城等地 结果: 混感严重、发病难控! 228份商品肉鸡?(发病鸡群)感染率: 感染形式:随机组合,多重感 。给我们启示? 230份商品肉鸡?(健康鸡群)感染率: 说明:隐性感染是 主要感染形式! 我们? ▲免疫器官萎缩,功能降低、丧失.图1 2 ▲雏鸡(白羽肉鸡)垂直感染率高,全呈隐性 ▲增大其它疾病对雏鸡的致病性和危害性。 产品开发、研发中提高我们的关注度! 3、机会及应对策略: ◆控制雏鸡其它疫病(白羽肉鸡),添加提升免疫力,促进免疫淋病细胞分化的药物;如:“金琪抗、禽畅、清解合剂”等和一些生化制剂。 ◆生产促进淋巴细胞分化的制剂显得十分必要。 ◆隐性感染率、混感率如此高,我们需要从产品、方案上做及时调整!建议开发部、研发部关注。 (二)霉菌及毒素危害程度超乎行业人认识: 1、现状: FAO国际粮农组织报道:全球25%的谷物受到霉毒素污染。 中国饲料检测中心报道:(2010年) ●我国玉米、麸皮、饲料霉菌毒素检出率100%; ●玉米、麸皮、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率90%; ●主要检出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T-2/DAS毒素(单端孢霉烯族)、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 2、危害: ●多霉菌、多毒素同在,禽群整体状况差,免疫抑制;其它扩大其它疫病危害。 ●肌胃、肌胃腺胃炎成为行业控制困惑;尤其是雏鸡的危害(白羽肉鸡)。 ●控制难度大,任何单位及个人不能彻底控制。 ●继免疫抑制病毒外,呈最普遍的免疫抑制。 3、应对策略: ▲引导市场重视预防,预防是最佳防控方式; 程序用药迫在眉睫! ▲真正掌握肌胃、肌胃腺胃炎是发病形式; 避免走入市场误区,要变被动为主导;从新认识社会上认识的差异,找到销售契机! 不同地区霉菌及毒素分布差异: 如图 霉菌及霉菌毒素引起家禽病变: 图1、 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病变 。 图2. ▲使用单一霉菌方向来控制肌胃腺胃炎十分被动; 目前社会上认识:病毒、肠炎、免疫抑制等;部分地区客户根本不认同霉菌病,用抗病毒也可控制。试问:是吗? ——我们的认识、技术、视野不能只停留在经销商水平。 ▲部分客户的不接受,说明了什么问题? 市场我们需要改变观点的 宽度 和 深度! AIV、NDV、IBD、IBV等感染患肌胃炎鸡群,用再好的霉菌药物、解毒药物、修复药物都很难看到效果;但是,此时用对应的抗病毒药物或方案,很快可以看到鸡群精神、采食缓解或好转。不说明肌胃腺胃炎就是由这些病毒引起的!河南、部分东北客户走的就是这个误区。 霉菌病(肌胃腺胃炎)并发其它病毒病,病毒病临床症状将覆盖肌胃腺胃炎直接引起的症状! ▲市场要求我们需要有速治功能外的产品开发, 才能满足行业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品牌需求。 ▲如何推动今年肌胃腺胃炎的市场引导? (三)多病毒多重混合感染呈常发形式 1、现状: ◆AIV、NDV、IBV、ILTV、IBDV、等仍是最为常见的病毒性致病因子 。 ◆常见病毒随机多重感染正逐渐增多; 其中有一级免疫抑制病毒,与常见病病毒混感 加大控制难度! ◆AIV(H5 、H9)与NDV一并成为常在感染病毒; 白羽肉鸡、青年鸡同时混感aMPV,混感率高。 2010年A.107份呼吸道病白羽肉鸡病例检出率: B. 107例呼吸道病H9N2V与其它病毒混感率: %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