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题.docVIP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Ⅰ卷(阅读题 共67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诗人注重“隐”。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1、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D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2、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C、《老子》说:“大巧苦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D、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 B、《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 极高的技巧。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及诗歌,完成4~9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4-7小题。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晋书·山简传》) 4、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而不为家公所知 了解 B.人思尽诚 竭尽 C.次于涅阳 依次 D.因流涕慷慨 因此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广得才之路 华轶以江州作难 B.臣以为不先所难 以为功伐乎 C.至于后汉,女君临朝 至于幽暗昏惑之地而无物以相之 D.唯酒是耽 是可忍孰不可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山简性情温文尔雅,有父亲的风度,与谯国人嵇绍、沛郡人刘谟、弘农人杨齐名,历任朝 廷要职,死时六十岁,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B.山简认为唐虞的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