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2000 年网络文学界诞生了一个“今本” 西游记》——长篇小说《悟空传》,
它由作者今何在(真名曾雨)最先在新浪网发表,很快赢得广大网民读者的青睐。
迄今为止,国内对此文本的研究不多。笔者尝试从两个角度解读《悟空传》:在
文本方面,除了分析中国文化传统对《悟空传》的影响之外,还将着重剖析弗洛
伊德精神分析学相关观念的渗透,这是本文与其它研究《悟空传》论文的不同之
处,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创新点。其中涉及到弗洛伊德描述的心理活动中的三层
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以及人格理论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在
接受者方面,同样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网络小说的主要接受群体——
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进行分析。为什么他们会喜欢阅读这样的另类小说?喜欢这
个小说的什么方面?他们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是什么?以及这一文化心理反映
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这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只
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悟空传》,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年
轻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的理解网络通俗文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及其前景,对
当前中国文学的理论研究或是创作实践,或许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新时期大众审美的通俗化和生活化,把人性从长期呆板枯燥的生活中解放出
来,新的社会文化转型已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审美的神秘色彩,由此唤发出人的
无限的生命活力。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人们不需要再压抑和克制自己的感
情,不需要用伦理道德外衣来伪装自己,而是把自己潜在的灵性、激情、无意识
等显现出来,把欲望、追求、本能和生命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弗洛伊德
的无意识说、人格结构理论为崇尚个体自由与独立、渴望冲破既定社会秩序且由
于极大压抑而处于精神危机状态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件有力的武器。《悟空传》正
是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
《悟空传》以《西游记》为蓝本,通过节取、改编,较原著更注重个体内心
冲突的描写。它对传统的《西游记》的主题和价值世界进行了颠覆。作者站在现
代大众的立场,面对今天人类的存在处境,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重新进行了的诠
释和追问,在小说叙事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完全有别于《西游记》
的语言叙事传统,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创新。
I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潜意识现象和内容是精神分析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悟空传》中,我们可
以看到不少关于潜意识心理的描写。孙悟空的言语和行为体现了他过去的记忆未
完全被压抑,试图通过前意识的检查而进入意识层,被压抑的内容随着梦和各种
言误、语误、读误和行为失误等行为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常常压抑本我的冲
动。《悟空传》从立意上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肯定本我出现的必要性,反对
自我,尤其是超我对本我的过多干预性。这种要求自我向本我回归的呼吁,主要
是建立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性和人格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在理解了这些之后,我
们才能很好的分析文中的人格冲突。通过对孙悟空的人格分析,我们发现两种力
量的激烈冲突和斗争:本我(id,代表着以人的自然的生命力状态)为一方,带
有超我(superego 的成分:社会道德和良知)成分的自我(ego,代表着理智)
为另一方,二者势均力敌;当本我占上风时,他就对天庭反抗;而一旦自我压倒
本我时,占据他心灵的便是“犯罪情结”,因此他总想找出杀人真凶 Un 孙悟空,
试图打败它来向天庭表明顺从心迹。
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
俗化的表现。《西游记》中道德圣徒不谈爱情,对情欲过度压制,而在《悟空传》
中,爱情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爱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对爱情的追求是人
的正当欲望,两性间忠贞纯洁的爱是美的,为了追求爱的自由而同阻挠压抑他们
的环境进行抗争,则更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悟空传》中人物的宿命和七十年代人的心路历程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形成了
同构,这一代人要求独立,有叛逆倾向,不过,即使反叛也只是一种姿态,传统
和理想的重负不是说卸下就可轻松卸下的。确切地说,这里面更多包含着迷茫和
无奈,有不满,有愤怒,有自嘲,也有独自神伤。要获得完满和谐的人生,必须
在实体社会和虚拟世界之间保持一种生态平衡,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其它活动要处
于和谐相容的状态。
关键词:悟空传;网络通俗文学;精神分析;潜意识;人格结构;悟空情结
II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novelWukong Biography, which is similar to another this Pilgrimage to
the Wes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the circle of network l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46658.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46738.doc
- 【同步课件集】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探究课件(苏教版选修4).ppt
- 【同步课件集】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专题归纳探究课件(苏教版选修4).ppt
- 【同步课件集】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三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探究课件(苏教版选修4).ppt
- 【同步课件集】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专题归纳探究课件(苏教版选修4).ppt
- (村官!)工作总结!院子湾行政村第一书记曹红武(2014年第一季度)20140408(打印版!20140531).doc
- (好题新练 稳步提升)2013-2014高中化学 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同步精炼系列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全套)2011二级建造师真题及答案1.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教学案4479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