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双重装填 含糊不清 抽象的提问 诱导性提问 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四)调查表问题设计中常见的错误 * 先排列容易回答的、无威胁性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 问题排列要有一定逻辑顺序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五)调查表问题的排列 * 在调查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人们的禁忌、隐私和秘密,对这类问题的调查比较困难,用常规的问卷偏差较大。采用随机应答技术进行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效果较好。它采用一种随机化装置,不用被调查者向调查者泄露回答问题的结果,就可以估计出所有被调查者中属于某种情况的比例。 随机应答技术的步骤如下: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 1.向应答者提出一对问题 设计一对问题,使两个问题的答案种数和编码完全一致,应答者随机选取一个问题,将答案编码选出,在答案上做出相应的记号。 由于答卷上没有问题的编号,只有一套答案编码,人们无从知晓应答者回答的是哪一个问题,因而起到保密作用。 问题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 (1)两个相关联问题模式:设计两个相对立的陈述,即:“我属于A类”和“我不属于A类”。每个陈述要求回答“是”或“不是”。例如: 问题1:你曾经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问题2:你从未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2)两个不相关联问题模式:第一陈述为敏感性问题,第二陈述是与第一陈述无关的非敏感性问题,可以得到确切的答案。例如: 问题1:你曾经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问题2:你是工人吗? ①是②否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 2.设置一个随机装置进行调查 使用一个内装许多黑、白两色小球的匣子,黑白球的比例接近1:1,但不等于1:1,例如可以是60%和40%。混合均匀后,被调查者从匣子中随机模取一球,摸取的是黑球还是白球只有被调查者知道。若摸取的是黑球,则回答第一个问题,否则,回答第二个问题。答卷上只有答案选择,没有题号,可按如下格式设计: “请将你的回答在相应的编号处做上记号:①是②否”。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 3.根据概率理论进行计算 (l)问题1:你曾经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问题2:你从末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假设黑球所占的比例为P,白球所占的比例为1-P,应答者中回答“是”的总比例为r,那么对第一个问题回答“是”的比例RA可以由下式推算: r=PRA+(1-P)(l-RA) RA=(r-(1-P))/(2P-1) (1P0.50)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 (2)问题1:你曾经吸过毒吗?①是②否 问题2:你是工人吗? ①是②否 假设回答者中工人占的比例为RU,则r与RA的关系为: r=PRA+(1-P)RU RA=(r-(1-P)RU)/P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设计一份关于饮酒与肝硬化关系的调查表,通过调查达到以下目的: 计算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群中“饮酒”发生的频率、饮酒者的酒精消费量 分析出饮酒对肝硬化患病的影响 要求:①采用封闭式问卷 ②酒的分类:白酒、果酒、啤酒 * (1)在一般情况下,化验室的检查结果,病理学的诊断意见,比单纯的临床诊断更为客观可靠。如每日早晨9时测定血压值,而且规定使用同一型号的血压计,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更为客观可靠。 (2)例如在社区中观察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可以选用临床症状、体征及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量。也可选用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变化等作为观察指标,前三者作为观察指标不够灵敏,只有在缺铁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血红蛋白的变化、贫血的症状和体征,若选用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作为观察指标,则可敏锐地反映出处理因素的效应。 * 观察指标应当精选,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指标不宜列入,否则将会冲淡主题,影响研究的结果。 * 某些症状如疼痛、咳嗽、反酸的加重或减轻等极易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精神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疾病的康复,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因某些措施处理不当, * 基本要素的确定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 可见,研究者可以通过规定适宜进入实验的患者(或对象)的标准,简称适宜选入标准确定研究总体,此标准又可分为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并用这些标准选择适宜本次实验的对象。适宜选入的标准可繁可简。 * 以便有效地控制非处理因素,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 许多研究生在设计中忽略了该问题,答辩中就出问题。出问题是小事,一旦论文发表,被其它研究者引用后果不堪设想。重复性的研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 提问:单盲设计?双盲设计? * * 详细例子请参考教材P158 * 在析因设计中,每个因素备水平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如仅想了解因素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