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合理的应用__.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成药合理的应用 1、 注意辨证????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同一种病,服用同一种药,疗效则截然不同,这是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个体差异等原因,因此,在用药时也应区别对待,如人们感冒后习惯于买点大青叶片等中成药回家自理,有些医生也是一听感冒拿起笔来随便开几种感冒药了事,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可用同一种药,一般来说对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肢节酸痛等风寒表症,用复方大青叶片较好,而感冒发热、鼻塞、咽喉肿痛等用西羚解毒丸效果较好,当风热表证出现身热口渴,气逆咳嗽时可用桑菊感冒片,而流感应用复方大青叶合剂。另外在选药时也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如春季容易出现外感风邪为主的感冒,用防风通圣丸效果较好,而夏季感冒暑湿较重,宜用藿香正气丸(水)。同时不要滥用贵重药,如同是用于温邪热毒性病症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皆为名贵中成药,但在临床应用时又各有其特点,不能滥用,由此可见,应用中成药时一定要注意辨证施治,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使其更好的发挥疗效。 2、 与西药配伍应用要合理 ???? 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中西药并用。生活中,不少人也都有既用中药又用西药的习惯,以为中西药同时服用可以加强疗效,殊不知中西药如配伍不当就会降低原有的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如土霉素与牛黄解毒丸合用,与牛黄解毒丸的主要成分硫酸钙结合生成难以吸收的结合物,从而降低了清热解毒功效。中成药舒肝丸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芍药甙,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互相减低药效,西药优降糖等降糖药在使用期间忌与含有人参、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合用,因能产生拮抗作用,减弱降糖药的效果。如降压片、优降宁等降压药,不宜与含麻黄的中成药如麻杏正咳糖浆、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先声咳喘宁等合用,因中药麻黄中含的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等中成药含有酸性成分,不能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同服,否则,药物疗效就会降低。强心甙类药不宜与含钙离子的中成药合用,因为大量的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类似强心甙类药物,如合用毒性会增强,而导致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不能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为它们的合用可使心跳骤停而出现危险。骨刺消痛液等含乙醇的中成药药酒、若与西药阿司匹林同服会加大对消化道的刺激,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含中药贝母的中成药不能与氨茶碱同用,以免造成中毒。中药冠心苏和丸不能与亚硝酸异戊酯同用,因为两者能生成含汞离子的有毒沉淀物使人中毒。综上所述可见,中成药切莫盲目与西药配伍应用,只有在明确中、西药药性的前提下合理配伍应用,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并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3 、药的用量要合理 ???? 人们普遍认为中成药无副作用,随意加大服用量,如有一女患者自述:患感冒后,自己到药店买了几种中成药同时服用,而且都不同程度加大了剂量,如复方大青叶片说明书中注明的用量是一次3片,该患者一次服7片,最终因过量服用药物导致全身皮肤瘙痒、久治不愈。有些成人服用的中成药的说明书上,标用量时,标有儿童酌减或遵医嘱,这就使有些医生受中药无毒思想的影响,出现了4~6岁的孩子都服用成人量的处方,众所周知,人参是味很好的补药,但服用过量就会口鼻出血,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中药学理论也早有“中病即止”的说法,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就是服药不能过量,以防中毒。目前,大多数中成药说明书上不注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就给患者造成了“中药无毒”认识上的误区,而近年来使用中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多,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药物的服用量又是成正比的,因此生产厂家应在产品说明书上对剂量进行量化,只要儿童能服用的成人药都应详细标明。患者在自行购药时药店的工作人员也应对患者交代一下用量及注意事项,使人们走出“中药无毒副作用,怎么吃都行”的误区。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正确服用,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 江口乡卫生院 2013年7月8日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