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芯落料级进模加工工艺(含全套CAD图纸).doc

极芯落料级进模加工工艺(含全套CAD图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后送图纸,QQ194535455

买文档后送图纸,QQ 194535455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概述 2 1.1引言 2 1.2 极芯落料级进模在我国的现状 2 第二章 极芯落料凹模固定板的加工 4 2.1 零件工艺分析 4 2.2 加工工艺的制定 4 2.2.1加工方案确定 4 2.2.2加工工艺安排 4 2.2.3 确定加工步骤 6 2.2.4 刀具的选择 11 2.3 数控加工工艺安排 13 2.3.1 坐标的计算 13 2.3.2 程序的编写 13 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致 谢 35 英文翻译 36 第一章 概述 1.1引言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极芯落料级进模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制造──凹模固定板各个要加工孔的点孔、钻孔及铣加工程序。该零件结构复杂,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过本次课题的完成,使我熟悉实际生产中工程图的全貌和具体要求,其次熟悉实际生产中工艺设计的全方法,对加工中心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计算机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数控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应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依靠经验设计制造的模具其性能是不易保证的,特别是在模具的装配调试阶段,对模具钳工经验与技能的依赖性往往是和模具的质量与精度的可靠性成反比的。 1.2 极芯落料级进模在我国的现状 极芯落料级进模技术代表着我国模具的发展速度之快,技术越来越先进,所须做出来的精度也越来越高,极芯落料级进模具有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寿命长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模具品种之一。 目前,我国一些厂家自己通过摸索制造出了极芯落料级进模,促进了产品向多功能化,多方向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模具结构采用整体拼装,制造工艺简单,且他们的加工精度较高,制造周期短,但模具维修费用高,寿命短。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模具结构采用分体嵌拼,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微型零件的精细加工技术,因而模具成本高,但模具维修简便、寿命高。 有关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我国模具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目前,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比拟。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他们认为,我国模具行业日趋大型化,而且精度将越来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μm,现在已达2-3μm。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将上市。随着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精度会越来越高,如果说还是用以前的设备来加工,我想肯定是达不到它所要求的精度的,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渗透到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现在数控机床在模具上的运用是很广泛的, 数控机床在加工这些零件的过程中,往往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第二章 极芯落料凹模固定板的加工 2.1 零件工艺分析 ?? 从极芯落料凹模固定板结构分析(见图1-1),零件成形主要有点孔、钻孔、铣加工、线切割等多道工序组成,所以说采用加工中心加工是很合理的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确保它的精度要求,利用点孔和钻孔的循环指令可以缩短加工时间,如果说还是用以前的普通铣床或是钳来加工,是达不到它的精度要求的,所以说用加工中心来做是很合理的。 2.2 加工工艺的制定 2.2.1加工方案确定 在图1-1中可以看出很多地方都是要点孔、钻孔还有就是要割的了,所以我想所需加工的方法:点孔→钻孔→铣加工→攻螺纹→线切割。针对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不同,点孔采用点孔的循环指令,先点孔后钻孔,钻孔采用钻孔的循环指令,铣加工采用了螺旋式加工方式,这样可以减小刀具的磨损。 2.2.2加工工艺安排 ??? ⑴备料(见图1-2)。⑵、固定板的装夹。⑶、对刀:选择某一点作为基准建立工件坐标系,然后进行对刀,并设置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⑷、光出厚度尺寸至25.5mm,光出两长边平行边,磨出基准角(见图1-3),磨出基准角的目的是为了后线切割作准备的,只有先磨出基准角然后磨的时间才会有基准。⑸、点孔:标记基准角,并为各孔进行定位(见图1-4)。⑹、钻孔:棱边倒角,钻各孔(销钉导柱及型腔各孔钻线割预孔)侧面刻模具零件号。(见图1-5)⑺、铣加工:铣出六个外径为14孔深为10的盲孔。(见图1-6)。⑻、攻丝(见图1-7)。⑼、检验以上各工序加工结果。⑽、热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达到HRC58~62(见图1-8)。⑾、第二次平面磨,光出厚度两面尺寸至25.08,光出两长边平行边(见图1-9)。⑿、镜面磨,光出厚度两面,尺寸至25.000,板厚平面度0.01(见图1-10)。⒀、以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