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后送图纸,QQ194535455
买文档后送图纸,QQ 194535455
端连器工艺规程制订和工装设计
摘要
机械毕业设计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 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 1
1.1.1 目的 1
1.1.2 内容 1
1.2 毕业设计意义 1
1.3本章小结 3
第2章 加工零件的分析 4
2.1 零件图 4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3 本章小结 5
第3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6
3.1 基准的选择 6
3.1.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3.1.2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3.2 工艺路线的拟定 6
3.2.1 工艺路线方案一 6
3.2.2工艺路线方案二 7
3.2.3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7
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3.4 切削用量的确定 8
3.5 本章小结 14
第4章 专用夹具设计 15
4.1 设计主旨 15
4.2 夹具的基本原理 15
4.2.1 夹具的解释 15
4.2.2 夹具的要求 15
4.2.3 夹具的种类与用途 15
4.3 夹具设计 16
4.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6
4.3.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6
4.4 夹具简图 17
4.5 夹具的动作说明 17
4.6 本章小结 17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
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绪论
课题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
1.1.1 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等手册、图册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是的缩写是公司出品的一个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它为用户的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手段。这是一个交互式CAD/CAM(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它在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但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增长,目前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
图2-1 端连器零件图
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端连器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锻造时的精度即可。
2.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6.3。端连器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3.锻件外形要整齐、均匀,不允许有叠皮、断裂等铸造缺陷。
本章小结
对零件的分析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其工艺装备设计的理论基础。还对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透彻明确的分析,要求其有精确的加工数据,零件外形的尺寸等,本章确定了零件的材料及其毛坯制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整个成批生产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
工艺规程的设计
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Φ28H8的孔,端连器端面、顶面、Φ13 及Φ11的孔等均需正确定位才能保证。故对基准的选择应予以分析。
定位基准的选择
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根据零件图所示,故应选轴承底座上表面为粗基准,以此加工轴承底座底面以及其它表面。
定位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表8-81得扩孔时的余量为3mm,根据实际情况可取为2mm,故钻孔的余量为Z=12-2=10mm,钻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Ф扩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12H9()。
由此算出转速为:n===668.8r/min
按钻床的实际转速取n=6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dn/1000==21.85m/min
由文献表8-78得F=CFdFfFK=588.6xdxfxK
M=CdmfKx10=225.63x dxfx Kx0
因为加工40CrMo时K=K 由文献表8-78,可查的K=1,故
F=588.6x11.6x0.2x1=1884.1N
M=225.63x11.6x0.2x1x10=6.6N.m
它们均小于机床所能提供的进给率和扭转力矩,故机床刚度足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