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 !Q曼鲤 学号 至QQ91Q皇2垒QQ!
901-1
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 976)
Hi stori caI St ofTextbooksofMusi C
udy
Di dacti C 901-197
S(1 6)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三年十一月
摘要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历史研究是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
却一直被人忽视的内容。1901至1976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其产
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再模仿、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
并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异变的过程。每个时段的教材都在不同的
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厘清其发展轨迹,掌握其基本特点,
能为今天教材的编撰提供思考与启示。全文从教材概况、教材特征、
教材编写的背景及特征成因三个维度考察了1901至1976年间的音乐
教学法教材。从教材的第一手资料出发,依据教材体例及内容上所反
映出来的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即仿日探索阶段、学苏探索阶段、文
革异变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音
乐教学法教材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线索,探析其成因与影响,得出历
史的反思,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引论”,首先从音乐教学法教师和教材教法研究者的双重
角色的角度介绍论文研究的缘起;对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法课程、
音乐教学法教材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相关成
果进行综述;再提出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第二章为“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从萌芽与初创、建设与
曲折、毁灭与停滞三个时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进行梳理。
课程的开设历经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萌芽与初创期;建国后迎
来第一次发展契机,但在“美育”被取消后受到阻碍;文革期间,课
程不复存在,仅有音乐师资短训班与五七大学两种形式。课程的开设
与教材的产生息息相关,该部分的研究为教材的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
基础。
第三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这
一时期的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学堂乐歌唱歌
集、音乐教育论文、翻译教材等多元素材孕育和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
材,二十至四十年代,教材的从模仿日本走向独立原创。由于日本学
校唱歌运动为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对
教材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所以音乐教学法教材中的各方面突显出日
本元素。而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局限性和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
学法教材重视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内容。
第四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一1965)”。在
全面学苏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翻译苏联的音乐教学法教材,虽
然后来也有大量自编教材,但苏联影响难以磨灭。这时期的教材体现
出整体上的苏联印记、内容上的政治色彩、教法上的实践品格三个特
点。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
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是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
材的实践品格
第五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文
革中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文革音乐占据了
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中小学音乐课变为革命文艺课,革命文艺教学
参考书和教师用书替代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体现
出毛泽东思想的统帅性;内容构成以统帅文、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
极具革命性;而音乐教学法的内容极其薄弱。
第六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从历史
的研究中得出教材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意识形态对教材的影
响、教材编写者的结构三方面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教材的
编写提出四点建议:教材目标诉求应从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