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EETING IN THE SPIRITUAL LEVEL
— COMPARATIVE STUDY ON LUXUN AND KAFKA
By
Wang Xiuli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Wu Jiarong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April 2009
摘 要
鲁迅和卡夫卡的比较研究实际上是对两种生存方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
文对他们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人与时代,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的梳
理。卡夫卡和鲁迅与其作品已经融合在一起,他们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是相辅相
成的,尤其在卡夫卡那里,生活与创作已经合二为一了。在深入了解卡夫卡和鲁
迅的文本及其阐释历史的基础上,本着“异中见同,同中辨异,从普遍人性的角
度去见同,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去辨异”的原则,本文在梳理他们之间的“异”的
同时,也注重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比如正常与怪异、逻辑与荒诞、喜剧与悲剧
这些对立的因素纠缠于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含混
性,那么这些表面的相似性是否意味着他们的精神特质的相似?在那个喧嚣动荡
的年代,分别在东西方的文坛上崛起两位大师,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探寻他
们在精神领域的融会贯通之处是本文的宗旨。
本文通过对主题词和意象解读以及对作品的整体风格的分析,从人生与作品
的互动关系,到作品的独特的风格,既注意宏观的总体把握,也关注微观的细节
描写;既有哲理的火花、思想的碎片,也有审美的体验,虽然不能涵盖两位大师
的全貌,却尽量领会了二者的人与文的精髓。
引言,卡夫卡与鲁迅比较的由来,简要介绍卡夫卡与鲁迅的可比性基点,卡
夫卡与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对他们各自作品(包括书信和日记)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通过这
些关键词来挖掘作者的深层思考和对生存、世界的非同寻常的感受,体悟他们不
同的生存姿态和相似的生存手段。卡夫卡是公认的“弱的天才”,他的生存姿态
是被动的承受。他的关键词是审判、判决及其法与罪,办公室,疲倦,自由等。
卡夫卡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一生就是围绕着这些概念展开的。而鲁迅则是主动
的承担,从他的弃医从文到在文坛冲锋陷阵,鲁迅一直在和强大的顽固的传统势
力斗争,主动而自觉地揭露着沉重的中华几千年来沉积下来的文化痼疾,以笔为
剑,无情地挖割着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把人性中的阴暗面抖落出来,逼迫着人
们去面对,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改良,改良社会,改良人生,去争取一个更
I
加合理的生存环境。鲁迅因此选择了死亡、忘却、麻木、无聊、孤独、沉默等词
语来解剖中国的社会和普遍的人性。另外,鲁迅和卡夫卡的不同的生命体验带来
的生存的焦虑感是相通的,虽然焦虑的内容不尽相同。他们面对生存的困境所采
取的措施也因人而异,但态度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坚持和“韧”的战斗。
第二章,诗性品格与诗意内涵意象解读。卡夫卡和鲁迅都是诗化小说家,
是不自觉地把小说写成了诗歌的作家。诗化小说其实就是现代化的现实主义小
说,苏基尼克说其“具有诗意的真实„创造出我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重新调整
了我们的感觉,并且维持了与世界的及其重要的联系。”而意象则是与诗性叙述
紧密相连的要素,在意象的运用中,这两位从未谋面也从未听说过对方的大师的
作品中的主导意象竟然是异乎寻常的相似,鲁迅的小说创作期正好是西方现代主
义高峰时期,鲁迅最好的作品发表的年代恰好是西方诗化小说杰作问世的年代。
这也是本文表达的主旨,就是说鲁迅与卡夫卡在精神的深处是相通的。这些主导
意象就是:黑暗或者夜晚,路,铁屋子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本细读·概念校释·理论阐发——比较诗学视野下的《文赋》分析.pdf
- 误读与重构20世纪上半叶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分析.pdf
- 现代都市未成型时期的市民文学——《礼拜六》杂志分析.pdf
- 现代汉语光杆名词语义的认知语法分析情境植入视角.pdf
- 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分析.pdf
- 新平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分析.pdf
- 信息论视角下林译《浮生六记》翻译策略分析.pdf
- 文学视野下的新漫画叙事技巧与特点分析.pdf
-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分析.pdf
- A+Case+Study+on+Translation+of+Classical+Chinese+Poetry+from+the+Perspective+of+Reception+Aesthetics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 A+Cognitive+Analysis+of+Cultural+Default+in+the+Translation+of+HongloumengBased+on+the+Yangs+English+Version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 A+Cognitive+Study+of+the+Selection+Between+Infinitives+anding+Participles+When+They+Are+Used+as+Object+and+Object+Complement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 A+Study+on+Dialogical+Analysis+of+Discourse+in+Drama+Translation+ProcessTaking+Yu+Guangzhongs+Translated+Dramas+for+Example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 A+Study+on+the+Image+Transmission+in+the+English+Translation+of+Tang+Poetry+from+the+Perspective+of+ImageSchema+Theory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 Alienation+as+a+Themea+Study+of+Edith+Whartons+Ethan+FromeThe+House+of+Mirthand+The+Age+of+Innocence英语语言文学专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