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实践 符合 客观世界 认识 实践结果 指 导 改造 不符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错误 正确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检验认识”的含义: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符合。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B、主观认识(人)和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都不能充当标准 ——C、只有通过实践这唯一的途径,用其结果经检验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电磁场理论的奠基者:法拉第 电磁波的发现者:赫兹 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 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资料 链接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 B、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 探究活动5(P46) 参考答案(1)他到草原,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变草原的面貌,造福于草原人民。 (2)故事启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 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 目的、归宿 动力 检验标准 含义 基本形式 特点 本课小结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C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C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 C 5、“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C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7.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从认识论上说,这是由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 A 8.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的两党制》课件2(35张)(新人教版选修3).ppt
-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课件1(30张)(新人教版选修3).ppt
-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课件2(34张)(新人教版选修3).ppt
-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课件(19张)(中图版必修2).ppt
- 《幂函数》课件1(11张).ppt
- 《幂函数》课件2(15张).ppt
- 《幂函数的性质》课件1(14张).ppt
-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课件1(9张)(新人教版选修5).ppt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3(42张)(人教版必修1).ppt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4(21张)(人教版必修1).ppt
- 2025年氯系漂白助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docx
- 2025年vb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年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年秘密花园测试题及答案.doc
- 解析卷-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 难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难点解析试题(含解析).docx
- 考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 考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专题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定向攻克试题(含详解).docx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