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8 201年4第 期4
专家风采
——记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肖培村
肖培村,杂交水稻育种专家,2000年~2008年曾任四川省
种。1991年肖培村主持的“抗稻瘟病多系杂交稻组合选育研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现任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 究”课题,育成了汕优多系1号等杂交稻组合,1994年前后接
任、法人代表。1945年12生于重庆江津,九三学社社员。
替丧失抗病力的汕优63成为四川第三代主栽品种,并率先大量
1969年自西南大学毕业后,长期农业科研一线从事水稻育种科输出推广到南方稻区各省,逐步改变了四川以引进品种当家的
研工作。于1988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局面。
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内江市农业劳 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刻苦攻关,开创性地把病源菌致病性和
动模范”、“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科技 品种改良两个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完整、适用的
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第五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抗病育种和优质育种程序,先后主持育成了对稻瘟病抗性遗传
他曾担任多项专业技术职务,多年担任四川省主要农作物 背景各异的优质、抗病恢复系内恢99-14、内恢2539、内恢
育种攻关项目水稻专题专家组副组长,“四川省市州农科院所 5550等;育成了稻米品质有所突破的优质香型新质源三系不育
水稻联合育种”项目专家组组长,四川省种子协会常务理事, 系内香1A、2A、3A、5A,6A等。先后育成59个抗病、优质、
四川省品种保护协会理事,四川省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 高产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近年育成的优质杂
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理事。 交稻新组合产量高、抗病力较强,特别适应当前我国稻作生产品
他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课题)三十多 种结构调整的急切需要,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内形成
项,获得部、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其科研成果为四川 了“内香”品牌效应。
省杂交水稻引进、推广,为四川省杂交水稻三次“主栽品种” (本刊特约记者)
换代,在全国确立“川种优势”的地位作
出了贡献。育种成果推广到我国南方各省
及东南亚各国稻作区。据不完全统计,肖
培村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
1.8亿亩以上,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
30亿元。其中:汕优多系1号成果至1997年
应用面积达3652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
达16.72亿元;‘菲改A和菲优组合’成果
至2000年应用面积达1956万亩,取得社会
经济效益达22.39亿元。
肖培村从1974年起就参加了四川最早
的杂交稻协作研究,为引进汕优2号等组合
提供了有关抗性依据资料。1984年汕优2号
丧失抗病力,肖培村利用‘多菌系抗谱测
定’结合田间病圃鉴定方法,率先筛选出
抗性强、产量高的杂交组合汕优63等在四
川迅速推广,成为四川省第二代主栽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马盼盼.doc
- 玉米黑束病的发生与防治_石永红.doc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_白艳凤.doc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_崔卫东.doc
- 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抗感品种苗期叶片细胞结构变化_于滔.doc
-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_刘长萍.doc
-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_李发琼_李顺康_马小英_罗涛_杨烈.doc
- 玉米新品种吉玉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_黄纯勇.doc
- 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_黄梅燕.doc
- 玉米遗传连锁图谱加密及粗缩病抗性QTL定位_王红红.doc
-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_苏棉29_性状研究_蔡立旺.pdf
- 转CecropinB基因柑桔对溃疡病的离体抗性评价_刘琦琦.pdf
-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_常洪伟.pdf
-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性质及土壤生物的影响_谷荣辉.pdf
- 转棉花Gbve1基因拟南芥抗黄萎菌的细胞学机制分析_李红娟.pdf
- 追求一生的_种子梦_记国家科技进_省略_一等奖获得者_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_孙洁.pdf
- 紫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_抑菌作用研究进展_曹云飞.pdf
- 紫外光_UV_C_处理对库尔勒香梨采后病斑扩展和抗病性的影响_李学文.pdf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_曹建平.pdf
- 综合医院开展PITC经验浅谈_黄琼.pdf
文档评论(0)